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推进大会精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行动,打造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助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
一、围绕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攻坚。遵循区域一体、市县联动原则,推动保护区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是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大对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力度。挖掘潍坊文化内涵,提升保护区在齐鲁文化和黄河文化中的影响力,争取在济南百花洲建立保护区展示体验专区。提升十笏园非遗空间,建设金宝非遗小镇、传统中医药传习展示中心,打造县级非遗聚集区样板。二是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加强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审批服务,推动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落实。开展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文物征集和研究,打造文物保护利用典范。加快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推动《潍坊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三是全方位开展境内外交流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合作,举办首届中国‧潍坊好手艺展评交易会。推动文物、非遗等资源的创意开发,筹划举办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创大赛。依托市内市外重大节会平台,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宣传推介。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持续深度营销,拓展境内外旅游市场。
二、围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开展公共文化旅游服务效能提升攻坚。加强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供给,优化服务配置,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抓好艺术精品创作展演。大力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举办乡村题材、战疫情等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年内创作生产2部以上大型优秀舞台剧目和一批现实题材小型剧节目。推动艺术进景区,开展“大写潍坊”“大画潍坊”“大唱潍坊”活动。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旅游服务水平。推进首批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街道)、示范社区(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第二批示范单位创建。推广寿光、昌邑、临朐等地经验做法,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打造1至2个游客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年内新建、改扩建90座旅游厕所,争取4A级以上景区全部建成第三卫生间。三是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办好第四届文化惠民消费季、第五届市民文化节,持续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实现“戏曲进乡村”文艺惠民演出全覆盖,高标准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百万人游潍坊”等主题活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四是巩固提升扶贫工作成果。帮助扶贫村引进文化旅游项目,培育文化旅游业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337个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进行专项核查,确保建设达标。巩固广播电视户户通扶贫成果,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收看有线电视补贴政策。加大非遗扶贫力度,积极争创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
三、围绕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双十工程”,开展文化旅游品质提升攻坚。把“双十工程”作为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策划包装一批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的良性机制。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力争实现引进项目、人才数量和质量翻一番目标。制定《潍坊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二是推进文化旅游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在车站、景区、星级酒店设立非遗标志物和展示空间,在市区主要景点开展常态化非遗展演活动。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模式,有序开发文物资源。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旅游产品,促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夜间旅游,推动文化场馆延时开放,丰富夜间文化生活。积极开发旅游演艺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条。规范研学旅行健康发展,推动全市各级各类文博单位研发研学产品。三是深化全域旅游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州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水平,推动临朐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诸城、安丘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展乡村旅游精品化创建和村庄景区化培育工作,推动首批景区村庄加快提升发展,新培育40个景区村庄,争创省级景区村庄、精品文化旅游小镇、精品旅游特色村。制定星级酒店、旅行社提升方案,推动星级酒店建设和品质提升,提升城市品位;开展旅行社等级评定及复核,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培育一批龙头旅行社。
四、围绕创建国家版权示范城市,开展文化和旅游治理能力提升攻坚。以创城为契机带动文化和旅游治理能力提升,赋予高品质城市建设新的内涵。一是强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服务。健全完善文化旅游行业安全预防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提升文化旅游智慧化管理服务能力,对全系统网络平台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提高政务服务和管理效率。二要提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水平。夯实版权工作基础,全年实现版权登记量增长10%以上。深入开展“版权进乡村”行动,培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集群”和“潍坊样板”。严格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管理,优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环境。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打造基层宣传主阵地。三是严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积极探索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旅游市场、网上服务等执法新机制,整体提升文化综合执法水平。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反动出版、淫秽色情文化垃圾传播、违法违规出版行为。开展“体检式”暗访检查,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案件查处力度,完善重大案件备案和挂牌督办制度。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