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省内外动态>省内外动态

山东黄河考察行

(诗行体考察报告提纲) 孰 非

发布时间: 2020- 11- 30 17: 26 点击次数:


2020.11.24

 

国家战略展宏图,

盛世黄河如天驹。

山东文旅考察行,

二李一袁御中枢。

济南铁桥耀今古,

银杏参天万千株。

菏有大泽今平舒

黄委始发冀鲁豫

 

高村坝岸多崔巍,

磨砺斑驳禹王碑

东平湖畔影视城,

尘头起处战马咴。

南旺济运朝天子

戴坝分水得真髓。

梁山舞剧何壮哉?

一百八将示雄威。

东阿鱼山有禅寺,

永悟禅师咏梵呗

 

齐河走马欧乐堡

南坦科苑腾龙雕。

高青铁犀卧长波,

壮士田横呈天骄。

梯子坝口波鳞鳞,

术青碑林风萧萧。

打渔张闸衰又兴

万顷良田滚绿涛。

 

利津险工留史篇,

百年决口咸丰间

徐淮水涨铜瓦决,

洪沙淹埋铁门关。

荒原茫茫成泽国,

黄滔海浪战犹酣。

大河霸气惊天地,

新陆雄起渤海湾。

 

忽有大军来远方,

勘探炮声震河梁。

石油滚滚四海沸,

胜利崛起鲁之浜。

天下英豪如星聚,

一轮旭日起海疆。

 

东营立市三角洲,

俯察世界大河流。

艰苦倍尝犹坚挺,

大河不稳岂甘休!

 

院士献策又复聚,

大腕慷慨竞呼吁。

有人提出无潮点

海流盘涡有规律。

强流能使大河稳,

强流能将航道疏。

献计百端宏图展,

盛会堪比万卷书。

 

东营市长称“大家”,

以海治河呈才华。

魁仁结合稳流路

浚船疏通拦门沙。

节点定向用海力,

行稳致远河势佳。

海河生态大循环,

湿地生物多样化

 

文化强省施宏略,

齐鲁科苑茁新芽。

黄运通航时机熟,

河海联运新筹画。

山东治河留史册,

黄河安澜兴华夏。

 

 

*注释:

① 山东黄河考察行,为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践行习近平主席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省领导有关指示,2020年11月11日,山东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黄促会),组成山东黄河考察团,对黄河流经的济南、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滨州、淄博、东营9市进行了考察活动。

② 二李一袁,指黄促会首席顾问李殿魁、黄促会咨询委员会主任李德明、黄促会治河委员会顾问袁崇仁。

③ 菏有大泽今平舒,菏泽古有大泽,据《汉书·地理志》:“菏泽在定陶东”。今已成地形舒缓的平原地区。

④ 黄委始发冀鲁豫,1946年,解放区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址在菏泽。

⑤ 禹王碑,菏泽市高村险工处建有黄河碑廊,禹王碑为其中之一。

⑥ 南旺济运朝天子明代宋礼、白英建戴村坝引大汶河水至南旺湖,为运河航运增水,在运道水脊处南北分流,时称“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⑦ 永悟禅师咏梵呗,聊城东阿鱼山曹植墓旁建有梵呗寺及大雄宝殿,传公元230年曹植游鱼山,曾受梵呗佛音,其相关典籍于唐代传至日本。国传梵呗流失千年至今,由释永悟禅师正本清源传承复兴。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建梵呗寺以弘扬国传佛教文化。这次考察时释永悟禅师亲为讲经。

⑧ 欧乐堡,黄促会会长李海峰先生在黄河北岸的齐河县建有欧乐堡文化城。

⑨ 田横,高青黄河南岸建有汉初齐国壮士田横塑像。

⑩ 术青碑林,邹平县王术青先生建有碑林博物馆,收藏、展出的黄河碑碣雕塑等初俱规模。

⑪ 打渔张闸衰又兴,打渔张灌溉工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建成运营后,曾因初期管理不善导致土地盐渍化而遭全面否定,后通过强化科学管理、完善配套工程,终为广大鲁北地区农业发展发挥重大贡献。

⑫ 百年决口咸丰间……黄河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在铜瓦厢决口,由徐淮流路北流夺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山东黄河流路。铁门关为古利津大清河盐业运输码头,数代繁华被黄河淹没。

⑬ 无潮点海图标识为“M2无潮点,位置在东营港附近的五号桩海域,为海洋学界共认的渤海无潮区,特点为潮差小、流速大,系渤海潮流运动的重要节点。

⑭ 以海治河,时任东营市市长的李殿魁提出“以海治河”作为黄河口治理方针,即:借助海洋动力疏送黄河泥沙,以实现黄河入海流路的长期稳定。

⑮ 魁仁结合稳流路,“魁仁”指当时的东营市市长李殿魁和黄河河口管理局局长袁崇仁。为切实有效稳定黄河入海流路,采取了“由东营市政府出政策,胜利油田出资金,黄河部门出办法”的三家联动机制,取得了“河口畅、下游顺、全局稳”的治理效果。

⑯ 湿地生物多样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我们将努力学习与遵循。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