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索引号: | 11370000MB2847723P/2020-01128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0-11-10 | 文号: |
毕玉惠、张海波、秦蕾、王永胜、赵云长、赵雷、翟彦霞、张黎、崔军华、张俊香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济南市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济南文化 中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原莱芜市文化传承发展项目支持,指导、支持 济南市制定莱芜文化整合融入的统筹方案
济南、莱芜区划调整,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历史文化、生态文 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在更高水平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推动济南市“大强美富通”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2018年12月26日国务 院正式批复同意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之前,省里大力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初步形成融合发展、一体发展的良好格局。对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起草了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实施意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了行政区划调整、历史文化传承等专家论证会,配套出台12个专项工作方案,涉及人事、资产、 文化、资源等多个方面。2019年1月1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 《关于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的总体方案》(鲁发电 〔2019〕3号),对区划调整后莱芜文化传承提出四点要求:“1.设立莱芜文化传承保护区,作为省级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予以扶 持。2.莱芜战役纪念馆、鲁中抗战纪念馆、山东工委旧址等红色 文化场馆,按原隶属关系划转。3.区划调整中馆藏文物、非物质 文化遗产资料、地方史志资料、档案资料等原有文化资源继续保 留完整。4.加大莱芜文化传承发展资金支持,保持原有文化建设 项目延续性。”
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切实做好 济莱一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文章,着力进行“四个一体化” 打造。2020年5月,济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域一体加速融合。济南莱芜区划调 整重大政治任务顺利完成,支持莱芜、钢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落地实施,全域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济莱高铁开工建 设,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事业实现等高对接,区划调整红利 快速释放。”今后将“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推进龙山 文化、大舜文化、嬴秦文化、黄河文化、泉水文化、曲艺文化、 红色文化等文化传承工程。”
在济南市机构改革中,济南市按照济莱一体化原则进行了济 南市及莱芜区、钢城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两年来,省和济南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强化政策措施,加大了对莱芜区、莱钢区、莱 芜高新区的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和资金支持,在推动全域一体加速 融合,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确保原有文化资源依法管理、保留完整。莱芜战役纪念 馆、鲁中抗战纪念馆、山东工委旧址已按原隶属关系划转。馆藏 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地方史志资料、档案资料等原有文 化资源继续保留完整。原莱芜市博物馆更名为济南市莱芜博物 馆,按照《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博 物馆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其馆 藏文物继续保留完整。济南市组织为期66天的实地调研和档案整 理等工作,准确掌握了原莱芜市非遗项目的现状,实现了对相关 材料的补充和完善。指导济南市第二图书馆(原莱芜市图书馆) 加强对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开发,目前馆内地方史志文 献资料2600种,完成5000版地方报纸数字化及篇名识别、1万页 地方图书数字化加工。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山东省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将莱芜区、莱钢区纳入沂蒙 (鲁中、滨海、鲁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莱芜战役指挥所 旧址、山东工委旧址、莱芜“小三线”工程旧址等纳入重点项 目。经省、市积极争取,2020年6月莱芜区、莱钢区纳入国家第 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和省将对列入名单的 县(市、区)文物保护项目予以支持。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指导三区做好修缮保护方案的编制上报工作,为汶阳遗址考古勘 探等4个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补助255万元;完成原来进行 中的齐长城锦阳关段抢救性维修保护、齐长城遗址莱芜段基础设 施建设、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消防建设等工程;启动莱芜茶业口 摩云山梯田保护维修工程、嬴城遗址安防工程和钢城区佛洞子抢 险项目、莱芜区城子县前厦抢险项目;开展汶阳遗址考古勘探工 作,新发现一处遗址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对非遺项目组 织考察调研和评审;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山东黄石关孟姜女文化 民俗博物馆提升项目纳入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推荐三区相 关非遗项目纳入泰山文化保护传承总体规划;推荐钢城区葫芦烙 画非遗项目申报省厅非遗扶贫典型;组织三区重点非遗项目参加 国家和省级第五批非遗项目申报;指导和支持三区开展非遗展示 展演活动,参与全国非遗扶贫济南馆展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 产月”等活动。
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资源配置上重点倾斜。两年来 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拨付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637万元,省拨付 济南市莱芜博物馆“山东工委历史陈列布展”经费补助400万 元。市财政支持补助近200万元,在莱芜和钢城区核心位置高标准建设2家泉城书房,书房建成后配备新书近万册,开展线上线 下活动60多场次。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动三区基层综 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争取省级财政支持,2019年拨付资金 567万元,帮助三区圆满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全覆 盖任务。优化公共文化体系。引导三区辖区内图书馆加入“泉城 图书馆联盟”,实现与济南市域内所有图书通借通还;加大支持 力度,加快推进两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市 级文化服务向两区扩展,将“曲山艺海一星乐会” “新市民新课 堂”公益性艺术培训品牌引入第二文化馆,开展莱芜专场演出, 为两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良好服务;积极推动三区广播电视行 业户户通任务落实,符合条件的16220户家庭将全部完成。经向 省有关部门了解,中国钢铁博物馆申请国家方志馆冶炼分馆项 目,待产权单位和管理单位确定后,再调研是否继续申报。
四是繁荣文化艺术创作。促进文化融合。加强美术馆之间的 交流合作,举办“新春风・中国梦”精品版画交流展,推动了市 属美术馆之间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加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落 实《济南市引进培养扶持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百人行动计划的实施 办法》等政策,扶持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莱芜梆子剧 团)壮大发展。组织该中心22人参加“泉荷奖”济南市优秀青年 演员艺术比赛,4人获一等奖、5人获二等奖、9人获三等奖,演 员李丛被评为市“文化艺术新秀”,个人和单位将连续3年获得 资助。帮助该中心打造“李桂英莱芜梆子工作室”,老艺术家个 人和单位将连续2年获得资助,每年25万元,为老艺术家开展创 作搭建更好平台。扶持艺术创作生产和提升。组织莱芜梆子大型 现代戏《红柳绿柳》《儿行千里》参加省、市经典剧目展演,支 持莱芜梆子小戏《养老榜》参加全省文艺作品展演并获一等奖。
五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三区提升 旅游产品品质,加快旅游业提档升级。2019年指导三区创建4A 级、3A级景区各1家,市级畜牧旅游示范点7家,市级中医药健 康旅游示范点1家,拨付奖励资金240余万元。引导莱芜区创建 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原莱芜市争取的500万元扶持资金拨付莱芜 区。促进文旅产业升级。推动钢城区巧夺天工红木文化传播推广 基地创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协调开心麻花演艺公司到莱 芜区考察,协助开展演艺项目和人才策划孵化,提升演艺水平。 推进电影产业发展。推动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编剧大师 班”落户莱芜区,推荐莱芜高新区安迪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沃土 仁心》项目申报省影视精品推进计划专项资金项目。
“十四五”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一如既往,会同济南市 对三区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及重点项目予以大力支持。济南市将把 三区文化保护传承纳入《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 规划》、《济南市红色旅游总体策划》、《济南市黄河文化保护 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济南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等总体发 展规划,积极推进莱芜红色文化、齐鲁古道文化、大汶河文化、 嬴秦文化等各项专项规划。
鉴于济南莱芜区划调整已历两年,区划调整后济南市在推动 全域一体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于全 省发展大局,省文化和旅游厅不适宜牵头或指导济南市制定莱芜 文化整合融入的统筹方案。
二、关于“七区三带”文物保护片区的调整
2011年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全省分为 曲阜、淄潍、泰山、黄河三角洲、半岛、沂蒙、鲁西七个片区, 大运河、齐长城两条文化带。2015年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十三 五”发展规划,将“泰山片区”改为“省会片区”(区域范围未 调整),增加了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带。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十四 五”发展规划将深入实施“七区三带”文物片区保护。 片区的划定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突出文化遗产的区域特 色,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示范性文物保护 区。“省会片区”在“十二五”以来,就涵盖济南、莱芜区域, 划定“七区三带”主要依据不是行政区划,而是文化遗产区域特 色,这种区域特色具有历史渊源和延续性,据此划定的文物保护 片区不因片区划定后的行政区划的调整而调整。“省会片区”重点项目的实施,是由项目所在地文物行政主 管部门组织实施。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后,原莱芜市的文物 保护重点项目,相应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莱芜区、莱钢区 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不会影响项目及资金的申报和管理。
三、关于加大媒体宣传支持
按照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实施意见,省和济南市有关部 门组织协调各级各类媒体,2019年以来聚焦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 整、济南市“四个中心”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流域文 化保护传承、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文 旅产业发展以及2019 lb东(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文化旅游消 费季等,开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报道,济南市“四个中 心”建设成为媒体报道热点。
随着济南市“四个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省和济 南市有关部门将组织协调各级各类媒体继续关注济南市文化和旅 游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集中宣传报道活动,为 济南市“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舆论支 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11月10日
(联系人:周成;电话:81697810)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