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济宁文旅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 2019-08-29 15:26 点击次数: 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韦为

近年来,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挥文化优势,充分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引导与做好服务相结合,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促使未成年人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承儒学 文化化人”工作品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发挥尼山书院优势,开展各类国学活动。充分发挥市图书馆“尼山书院”传承儒学优势,在寒假、暑假各开展1期尼山书院“国学体验夏令营”和“国学体验冬令营”活动,每期培训30余人。通过开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普及课、贝贝国学体验课等课程,将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各类国学经典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引导青少年在成语诵读、古诗词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致,陶冶性情。开设儒风讲堂国学公益讲座,每期围绕专题讲读文化经典,讲座范围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多彩、讲师专业素养高,通过教师们的生动讲解,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读经典、明事理、懂孝道和立志好学的良好习惯。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国学活动近20场,吸引青少年2000余人参加活动。

二是利用文化馆阵地,开展非遗各类公益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阵地作用,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非遗特色课和传统节日非遗体验教学活动,具体方式包括现场教学、文化体验和国艺传承体验。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常态化非遗技艺公益培训,进行非遗技艺展示、讲解,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民俗技艺。今年暑假,陆续邀请了烙画传承人刘鹏、虎头鞋传承人胡妍、刺绣传承人田秋兰、绣球传承人翟桂芝等等十余位优秀非遗传承人,以接力的形式每天轮流在馆内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剪纸传承人张跃广还邀请了济宁一中、育才中学等城区多所中学的学生,“组团”来文化馆体验非遗技艺。暑假期间,每天近百名青少年前来体验学习。六一儿童节期间,市文化馆邀请了剪纸、泥塑、面塑、木作等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为孩子们带来非遗技艺体验,160名小朋友在文化馆参加非遗体验活动。6月8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了第二届少儿手工艺大赛,来自各县市区的100余名小选手,用剪纸、布贴画、木作、面塑等技艺全面展示了我市在少儿非遗培训和非遗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非遗体验研学活动38期,共计4000余人次参加活动。

三是利用市直院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各院团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校园演出,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市杂技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济宁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截至8月底,全市文艺院团到太白湖实验小学、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兖矿第一小学等193所大中小学已开展进校园演出193场,为近15万余名学生送去了精彩演出。演出节目包括了梆子剧《原谷劝父》、演绎孔孟文化的《梦回三迁路》、杂技剧《不莱梅的音乐家》等内容健康向上、弘扬正能量、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山东梆子、课本剧、儿童剧和儿童杂技、曲艺各种优秀剧(节)目,并新创作生产了反映济宁市微山湖特有的船校生活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同时注重对学生们戏曲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演出前向学生们讲解演出剧目的思想内容、背景意义,介绍剧目演出服装道具,为孩子们化妆,讲解戏曲脸谱、四功五法,并现场教授学生们简单的戏曲身段和唱腔,在学习中亲身体会戏曲艺术培养和增强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