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焦点新闻

2018年要点之二:推进保护传承,充分发挥文物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 2018- 02- 05 15: 29 点击次数: 来源: 山东省文物局综合处

 

二、推进保护传承,充分发挥文物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坚持文物保护是前提、是基础、是底线,保护文物资源,传承文物价值。

(一)做好省“两区三带”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大运河、齐长城、山东海疆文化带的部署,搞好规划研究论证,加强文物保护,构建保护传承体系。一是扎实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深入实施国家大遗址“曲阜片区”保护规划,着力推进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孔”“三孟”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梳理、挖掘对曲阜、邹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泗水县及其周边地区文物资源,围绕示范区建设规划和重点项目,策划实施大遗址片区保护、文物展示、考古体验等文物项目。二是会同有关方面做好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的研究论证,加强示范区文物保护工作。推进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齐长城、高青-唐口遗址、临淄田齐王陵及齐国贵族墓葬群等文物保护工程。建设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游客服务展示中心,建设开放齐景公墓殉马坑、大城西墙排水道口、桓公台宫殿遗址、小城城墙遗址、阚家寨冶铸遗址、大城东墙及淄河历史环境开放展示点。加强示范区近代建筑、工业遗产保护。三是按照国家和省里要求,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山东段)的文物保护工作。推进实施“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以大运河山东段8段河段、15处世界遗产点及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为依托,实施保护利用工程。启动实施临清运河钞关二期维修工程设计方案、台儿庄月河段码头驳岸等重点保护展示工程。结合乡村旅游、城市景观环境整治,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做好大运河世界遗产监测工作。四是按照国家“长城保护工程”要求,推进“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建设。推动出台《齐长城保护条例》。配合国家文物局启动齐长城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建设。启动实施穆陵关、黄墩、大旗山段修缮保护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齐长城保护标志碑和保护界桩设立。五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省“蓝黄经济区”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培育、推选重要遗产点,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文物点的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深入开展“一带一路”与山东专题调研。完成海疆历史文化廊道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山东明清海防、东平湖等勘探调查工作,推进黄河三角洲盐业遗产和沿海海防设施保护规划编制。六是加强泰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科学编制泰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岱庙保护规划、泰安境内其他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步实施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七是推动济南东部历史文化区规划建设。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率先突破省会东部文化资源聚集区。以章丘城子崖遗址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契机,提升城子崖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城子崖北城墙城壕保护展示工程尽快开工,完成东平陵故城西城墙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推动大辛庄遗址蝎子沟周边保护展示工程项目实施。

(二)加强文保单位管理和可移动文物保护。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公布、实施,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开展第八批全国重点、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遴选。加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保护工作。加强预防性保护,注重文物日常养护、巡查和监测,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和安全防护能力。二是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加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利用。开展全省馆藏珍贵文物管理利用专项督查,以馆藏一级文物规范建档,引领全省馆藏文物档案规范化建设。优化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网络体系,推进国家文物局砖石质、彩绘陶器两个重点科研基地在山东建立工作站。推动实施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项目。聘请第二批“文物修复师”,联合省内高校和培训机构,培养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才。

(三)做好考古工作。一是加强考古项目的管理监督。推动“多规合一”,深入实施大遗址保护区域和线性规划。出台建设工程考古工作规范。组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考古工地管理调研。推动地方建立大遗址保护机构,充实大遗址保护人才队伍。加强黄水东调二期工程等重点工程考古工作安全监管。二是围绕西部隆起带建设,策划开展鲁西堌堆考古发掘项目。围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齐鲁文明起源地探究,开展汶泗流域、沂沭流域、淄潍流域、济水-黄河流域等山东古代文明起源地的考古勘探和调查研究,培育考古新发现项目。三是推广公众考古。举办“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做好考古成果转化工作,编辑出版考古科普图书,制作纪录片,开展“文化遗产进课堂”志愿服务活动。

责任编辑:Xuxin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