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为青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11月17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十九大代表、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张剑等文化部系统10名青年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热烈交流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本报现摘登各位青年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做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有为青年
十九大代表、中央芭蕾舞团演员 张 剑
今年,我首次以一名基层青年党员的身份,代表文化部和中央芭蕾舞团参加党的十九大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大会,备感荣幸,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神圣的责任与使命。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一共提了70多次“文化”和“文化自信”,这是前所未有的,党章中也加入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关心,凸显了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在学习十九大报告和新党章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理论指导实践。
使命召唤担当,事业需要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成长中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在不断学习中淬炼自己的精神修养和学识技艺,要在学习中领悟“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实现自我艺术追求和团队精神、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我们个人的艺术生命和成就都是有限的,但在集体中创造出的艺术精品是会流传后世、永放光芒的。
我们要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生活、深入实践,用理论光芒提炼出实践真知,以批判的眼光看清世界、参透生活,以真诚的态度面对人民、服务大众,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平凡小事,就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不凡的贡献。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跟得上这个伟大时代前进的脚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称得上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有为青年。
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影响团员青年
国家图书馆团委书记 张红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一名青年,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习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等寄语和殷切期望,体现了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重视和关怀,让我们感到激动、兴奋和温暖。
通过对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结合国家图书馆团青工作实际,我觉得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沉下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团员青年的主心骨;二是要融进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和青年思想脉搏,做团员青年的贴心人;三是要走出去,积极搭建业界交流平台,做好团员青年的“彩虹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团组织有着跨界搭桥的天然优势,是青年员工增进文化交流的有效渠道,为此,要加强青年及青年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我们这一代青年将是伟大时代和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奋斗者,身为一名团青工作者,我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入脑入心、当好表率、做好示范,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通过主题团日、学习座谈、宣讲报告等形式,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基层、武装到团员、影响到青年。
做党和国家事业忠诚的建设者和服务者
文化部办公厅新闻办副主任科员 杜 雨
当前和今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坚决。二是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脚踏实地、干事创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我们新时代新青年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关键,今后我将从日常事务做起,积累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政策水平,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三是投身社会实践,持续完善知识结构。新时代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我们青年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我将努力完善看待自身、看待文化、看待国家、看待时代的方式和角度。四是磨炼意志品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对我们新时代青年品格意志提出的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让我体会到扬帆的喜悦,也提醒我坚定信仰、磨砺品质,做党和国家事业忠诚可靠的建设者和服务者。
让世界聆听新时代中国之音
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央民族乐团演员 赵 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文化自信源于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认同,在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文化已成为中国的名片。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继续推动文艺创作持续繁荣,唱响主旋律,彰显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是无数劳动人民在峥嵘岁月中顽强拼搏的结晶。新时代,就要有新时代的声音,作为一名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者,我要以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致力于琵琶艺术的发展与国际推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青年人和外国人喜爱并学习我们的国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肩负这样深切的信任与期望,我们要担负起凝聚民族复兴之魂的历史重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明的中华文化前行的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聆听中国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信仰如铁,坚守文化传承第一线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研究馆员 亓昊楠
充分领会十九大精神,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文艺创作,坚定文化自信,充分认识文化的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是一名文物工作者,在文化的宝库——故宫博物院里工作,所在部门叫故宫文物医院。我从事古钟表修复保护工作已有13年,13年里我整日与文物对话,同工具交流,13年的时间让我从青葱少年变成了稳重青年。2015年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进入了公众视野,人们从纪录片中认识了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在我心中,这个职业是值得为之终生奋斗的神圣事业。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种类多样的古代珍贵技艺,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好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带着一份使命感,在严格履行文物保护法定责任的同时对历史文物心存敬畏,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报记者 薛 帅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的社会主义新闻观得到又一次完善与提升,更加坚定了新闻理想与事业心。据官方统计,有3068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十九大,其中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达到1818人;外国记者来自134个国家,比十八大时增加了19.6%。十九大真正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的最佳窗口,这一新闻宣传的生动实践恰恰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新时期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与文化界其他同志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强大而坚毅的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及“文化自信”,它与新时期党的事业的重大布局、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整体布局联系在一起。更令人激动的是,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这对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十九大精神是我今后自省、自查、自我激励的行动指南,我将自觉把个人事业与国家大业紧密结合,顺应时代要求,努力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工作做得踏实、思想建设得厚实。
提升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更具风采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燕海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数次提到“文化软实力”,结合个人工作体会,我有如下感受:第一,中国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五年来,我国的文物对外工作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开展文物援助的所有国家中,中国工作人员赢得了当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誉。第二,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更是硬实力的体现。这五年来,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硬”,我国流失文物追索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返还中国流失文物,这也是我国在国际社会话语权日益增高的结果。
正是有了这样的工作体会,我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非常有共鸣。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的理解是,文化自信既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更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情怀和求同存异的格局,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才能体现出泱泱大国的风度。这样的文化自信,既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更是作为青年人的我们走出更精彩人生、做自信中国人的目标。
放飞青春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团委书记 靳 芳
十九大报告让我们体会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作为一名基层团委书记,我深感肩负的责任,虽然我们的团建工作已初见成效,剧院的青年同志也逐渐有了组织的归属感,但如何能让更多的青年朋友把“讲政治,抓学习”落实到实处,变被动为主动,成为生活常态,除了要不断提升团干部的自身素养外,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回首过去5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放眼未来,立足脚下,我将按照党中央“十个深刻领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带领中国儿艺团委开动脑筋,持续开展更多紧密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各类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彻“一学一做”,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推动文艺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争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综合处秘书 张巍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充分体现了党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我所在的单位青年干部比较多,大家在学习座谈中均流露出了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和后备人才,有信心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勇敢担负起开拓新时代的重任,争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艰巨而又光荣。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奋斗正当其时、圆梦正得其势。改革给了我个人发展的机遇,组织给了我施展才华的平台,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我搭建了成长的阶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更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坚定祖国的信念、坚定党的信念、坚定人民的信念,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岗位上,心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多办实事、好事,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塑造力、中国智慧与不忘初心
文化部外联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朱宏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立意高远、与时俱进、求实创新,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纲领。
我对十九大报告中的三个关键词深有感触。一是塑造力。报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个新提法、新亮点引人关注,如在提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强调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力”这一新提法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经从被动者、参与者向主导者、塑造者转变。二是中国智慧。“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体现中国智慧的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三是不忘初心。要将习总书记描绘的宏伟蓝图化为现实,需要我们每一个青年奋发努力,其关键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希望青年同志能不忘初心,始终保有书生意气,成熟但不世故,以个人绵薄之力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