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新闻发布会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要内容及筹备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16- 09- 19 13: 15 点击次数: 来源: 大众网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9月18日(星期日)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文化厅和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同志介绍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要内容及筹备进展等情况。


 

  14:34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21日至25日在济南举办。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女士、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巡视员鲍立军先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姜慧女士介绍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和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李国琳副厅长介绍非遗博览会的主要内容及我省参展情况。

  15:00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李国琳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21日至25日在我省济南市举办。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主要内容以及山东参展情况。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第一个文化盛会。在非遗博览会筹备工作中,文化部、山东省政府、济南市三级联动,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保障措施及时到位,策划招展协同创新,社会参与氛围浓厚,筹备工作整体推进顺利、基本就绪。本届博览会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主要包括六个板块内容:

  15:02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李国琳

  第一,非遗精品展示。主要包括传承与再创造——非遗精品展、国际及港澳台手工艺产品展示交易、其它非遗项目展示等。其中,传承与再创造——非遗精品展在二层D2厅,展区面积约2000平方米,该展区是整个博览会的精华。共包括玉石雕刻、陶瓷、刺绣等分展区,以传承与再创造为主题,以非遗典型门类中代表性项目的精湛技艺为对象,调集近现代发展阶段的实物精品,辅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向社会传达振兴传统工艺的工作方向。届时2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将进行现场展演,展示各发展阶段的典型性实物精品,呈现当代传统工艺最高水平。国际及港澳台手工艺产品展示交易在三层C厅,展区面积约300平方米,将邀请部分国家和地区(以日、韩、泰、港澳台地区为主)手工艺企业、传承人现场展示展销具有地方特色、体现现代设计理念的传统工艺制品。其它非遗项目展示在三层B、D厅和一层D厅,展区面积约1.2万平方米。邀请全国各地有代表性非遗项目参展、参演,设山东省展区和山东省外展区。参展形式为图片、多媒体展示,现场制作,商品交易等,参展项目以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以及传统音乐、戏曲等类别为主。参展项目按专业进行分区,设展演区,提升展会的可看性、吸引力。

  第二,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在二层B厅,展区面积约4000平方米。该展览将全面展示承担此项计划的全国57所高校的优秀成果,此版块的服装走秀活动也将成为研培成果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版块。包括非遗保护学术成果展和传统工艺振兴论坛两项活动。其中,非遗保护学术成果展在二层D1厅,展区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该展览将以文字、图片、视频、出版物等方式,呈现全国各地在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传统工艺振兴论坛,于9月21、22日在四层报告厅举办。将邀请非遗领域和传统工艺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各界人士,通过实践分析和理论交流,共同探讨弘扬手工精神、振兴传统工艺的方法和路径。

  15:06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李国琳

  第四,传统工艺项目比赛。现场比赛区在二层C厅,展区面积约2200平方米。传统工艺比赛是集展示、比赛、交易三种基本形式于一体的展区,比赛项目包括草柳藤编织、泥面塑、剪纸、刺绣、竹编、陶瓷手工成型等,现场将有来自全国多个赛区的选手展示手工绝活,进行技艺决赛。

  第五,传统工艺制品、非遗衍生品展示交易。在一层B、C厅,展区面积约10000平方米。本届博览会将邀请全国各省区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展参演,预计全国将有600多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700多名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参展参演,我省17市也将全部组团参加。同时邀请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手工艺企业、手工艺人将现场展示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传统工艺制品。

  第六,非遗特色系列活动。包括民歌大赛、非遗大舞台、手工艺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本届博览会邀请了5000多家国内外专业采购团队、外贸公司、礼品公司、收藏家协会及个人收藏家进驻博览会,与参展企业、项目进行洽谈交易。设置了“非遗大舞台”展区,全国优秀选手将进行民歌大赛,优秀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将进行传统地方戏曲、曲艺、传统音乐、舞蹈等现场展演。手工艺传承体验区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将成为广大青少年和儿童的欢乐家园。同时博览会特设“非遗美食大集”,邀请全国各地非遗特色食品、小吃进行现场展示、制作、销售,宣传展示我国传统饮食文化。

  以上是本届非遗博览会的主要内容。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参展的情况。

  15:10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李国琳

  本届非遗博览会,我省充分发挥主场优势,省文化厅提前印发通知,在全省广泛动员部署,认真组织参展工作。全省各地踊跃参与,17市全部组团参加。届时,我省将有235个非遗项目参会,占全国参展项目总数的72.7%。除设特装展位外,我省部分非遗项目还将在17个功能区进行集中展示。

  在传承与再创造----非遗精品展部分,我省博山琉璃、鲁派内画、鲁绣等5个项目及相关的工艺美术大师参展。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展部分,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展。在传统工艺项目比赛展区,我省承担了草柳藤编、泥面塑等2个项目的比赛选拔工作,泥面塑决赛共30人,我省12人,占总数40%。草柳编决赛共30人,我省21人,占总数70%。在非遗保护学术成果展部分,我省35部作品参展;在民歌大赛部分,我省8个节目参加。同时,将在国际会展中心三楼展区搭建“山东展区”,充分展示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届博览会,我省将有500多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加非遗制品展、非遗研培成果展、非遗大舞台、手工艺传承体验、美食大集等各主要版块的展示展演活动,充分展现我省作为非遗大省的独特优势和魅力。

  15:13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李国琳

  2010年、2012年,2014年,中国非遗博览会已经在我省成功举办了三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筹办工作。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省长郭树清同志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做出明确指示,要求站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高度,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筹备好、举办好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目前,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招商招展、环境整治、安全保卫、交通运输、接待服务、后勤保障等工作有序推进。宣传推广活动如火如荼,全省上下形成了迎接博览会、参与博览会、宣传博览会的热潮。

  多年来,新闻界对我省的文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注,广泛深入地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成就,在此,我们深表谢意。真诚欢迎在座的各位莅临博览会现场,感受非遗,宣传非遗,指导工作。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新闻界的大力支持,有各级文化部门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举办一届成功圆满、富有特色的文化盛会。

  谢谢大家。

  15:13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15:14 记者

  李厅长,刚才您提到今年博览会将重点围绕6大板块开展活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届博览会的主要特点?

  15:14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李国琳

  谢谢你。我刚才介绍非博会筹备的时候,有一个时间、地点,再给各位记者报一下。我们的时间是9月21日上午,在济南市高新区国际会展中心,这是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好的,说到本届非遗博览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是主题突出。本届博览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将通过非遗制品展示、传承人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充分展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丰硕成果和生动实践,全面阐释非遗与当代生活的密切联系,全面阐释非遗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密切联系,实现非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承发展,达到非遗“在提高中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的目标。

  二是特征鲜明。突出传统工艺振兴,来自全国和部分国家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的非遗项目将进行集中展示。博览会的一个重要板块是传承与再创造—非遗精品展,届时2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将进行现场展演,展示各发展阶段的典型性实物精品,呈现当代传统工艺最高水平。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览也将以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展示为主要特色。博览会期间,将举办柳藤编、泥面塑、剪纸、刺绣、竹编、陶瓷手工成型等传统工艺大赛。刚才也介绍了,本届博览会还将举办传统工艺振兴论坛,就传统工艺振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对策等进行深入探讨。

  15:19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李国琳

  三是参与广泛。将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展参演,预计全国将有600多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700多名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参展参演,我省17市也将全部组团参加,将全面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全面展示全国、全省非遗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日本、泰国、印度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将参展。目前据统计,将有近4000人的各省的领导和非遗传承人群的手工艺者要参加我们的非博会。所以说我们这一届是参与最广泛的一届。

  四是形式新颖。我们这次打破常规办会思路,创新办会模式,探索建立“非博会+”办会架构,将非遗衍生品、民俗文化等项目纳入展会,在省会大剧院等地设立展会分会场。探索实施“互联网+非博会”办会模式,设立非遗电子商务平台,使产品交易更加便利快捷。除展台、展架等传统展示形式外,还设立了互动体验区,邀请部分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观众可以现场亲手制作,近距离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重点是我们还邀请了很多学校的孩子们,参与我们的非博会的展览和现场传承。

  五是突出交易。除了可以现场购买非遗产品以外,承办方还积极搭建非遗产品交易载体和平台,刚才我介绍了,邀请了5000多家国内外专业采购团队参与我们的非博会,一个是宣传非博会,加大我们的交易的成交量。因为非遗产品只有在市场上,我们活在当下、走进现代生活,才能很好的检验。

  所以说我们这次非博会,就这么五个特点,第一个是主题突出,第二是主题鲜明,三是参与度强,四是形式新颖,五是突出交易。

  15:21 记者

  请问姜处长,非遗博览会连续三届在我省举办,势必会对我省非遗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情况。

  15:21 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 姜慧

  好的,感谢您对山东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可以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文化部的领导支持以及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一批珍贵、濒危、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不断健全,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和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很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我省共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10多万条,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2509项,县级名录7513项。我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313名,市级传承人1617名,县级传承人4339名,全省有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有德州扒鸡集团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1个。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类非遗生产性企业和经营业户92000多个,年营业收入800多亿元,利税92.53亿元,从业人员232万余人(其中妇女就业570581人,残疾人就业15220人,困难人群就业98375人),全省利用互联网销售的非遗企业数量3839个,电商网络平台交易额15.53亿元,非遗企业研发投入4.9亿元。

  以上是我省非遗的总体情况,谢谢。

  15:24 记者

  请问一下鲍局长,博览会目前筹备进展情况如何?

  15:24 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巡视员 鲍立军

  好的,感谢媒体朋友对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关注。目前,各项筹备保障工作紧张有序,基本就绪,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1)各级高度重视,合力推进筹备工作。部、省、市上下齐心,密切配合,建立起良好的协调、沟通、联动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文化部及非遗司领导先后多次来济南检查指导,省文化厅全力支持,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极大帮助。市委市政府将筹办非博会作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项目牢牢抓在手上,自4月份起建立了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近期密集调度筹备工作情况,建立了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的每日调度机制,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协调力度明显加大,筹办工作全面提速。

  (2)创新办会模式,提升办会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建立了组委会联合工作小组,由非遗司、省文化厅、市政府等5个承办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负责人组成,作为筹备工作总协调和推进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周印发1期工作简报。成立济南市执委会办公室,由综合部、财务监察部、宣传部、招展活动部、后勤接待部、安保部、环境综合整治部7个部室组成,建立起完善的工作机制。自9月6日以来,文化部、省文化厅、市政府建立上下畅通的协调机构,每天沟通进展情况,执委会各部室每天召开碰头会,每天印发简报。二是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制定了六大版块12项活动及启动仪式、颁奖仪式实施方案,根据总体任务目标,市执委会办公室各部室倒排工期制定了配档表,做到任务目标明确、职责明确、完成时限明确、责任人明确,为筹备工作提供了科学完善的指导方案。近期制定每天进度表,严格按时间考核进度。三是实施科学的展会运作模式。本届非博会在办会经费方面,打破以往的省市共同承担方式,实现了部省市三级承担,加大了政府主导办会力度。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选择一家有实力的专业会展公司承办,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机构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运作模式。

  15:27 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巡视员 鲍立军

  (3)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节俭务实办会。一是制定严密的安保措施。认真排查展会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签订安保协议。特别是针对传承与再创造—非遗精品展,制定了严密的展品储存、运输、展示的安保工作预案,增加安保力量,增配安保设施,确保展会的人身安全、展品安全、消防安全。二是为参展商提供专业化服务。主动了解各参展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布展须知、物流须知等,展馆内还设立了银行、物流网点及一对一洽谈专区,为参展人员布展、展品运输、交易和洽谈等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安排周到细致、节俭务实的接待服务。严格贯彻落实 “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关于展览会议的要求和标准,科学安排好各项活动和会议,加强接待宾馆的食宿卫生监督检查,选配形象好、素质高的志愿者,做好服务人员礼仪培训,确保热情周到、高水准地做好接待。统计制作人员、车辆等工作证件,落实宾馆。四是加强环境整治和交通服务保障。以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高速路入口为重点,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运输能力。制定非博会期间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方案,提高城市公交车、出租车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制订市内交通畅通预案,提高市区各主要道路的排堵保畅能力。近期加大了运输安全稽查工作。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占道经营等综合整治,加大巡查力度,树立安全、卫生、文明的城市形象。

  (4)广泛营造氛围,建立立体的宣传体系。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已完成宣传标语、口号、吉祥物等征集,启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摄影比赛,设立广友茶城、济南方特东方神画园区等分会场。在主要街道、路口等设置墙体广告和灯杆道旗200处,在龙奥大厦、八一立交桥、泉城广场、省电视台户外电子大屏及公交移动电视播放宣传片,在出租车电子屏播放宣传抽条。文化窗口单位充分利用电子屏和微信平台播放、发布宣传标语。加大媒体宣传,在济南日报、济南电视台、齐鲁网等媒体挂倒计时牌、播放展会信息,设立专版、专栏,近期加大宣传力度和频次,市级新闻媒体每天都有非博会宣传稿件。设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在爱济南APP等新媒体、自媒体刊发信息,扩大社会参与面和影响力。

  非遗博览会的举办离不开新闻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诚挚的邀请各位记者朋友相约非博会,亲身感受齐鲁风韵,共同见证展会盛况。谢谢大家!

  15:32 记者

  姜处长,本届展会三楼汇集了省内外各类优秀非遗项目,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15:32 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 姜慧

  好的,为充分体现本届展会“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办会理念。突出展示非遗项目的专业性和丰富性,本届展会采取专业分类和省市整体特装展示相结合方式进行策展,同时,加入了美食休闲和现场节目表演,增加了展会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本届展会共设置了16个项目分类展区,内容涵盖了木雕、医药、印染布艺、陶瓷、文房四宝、剪纸、食品加工、其它雕刻、漆器、刺绣、金属加工、泥面塑、绘画、观赏石、编织技艺等多个类别的非遗项目。

  其中,美食飘香特色展区是将省内各类精品美食汇集于此,现场观众可通过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品味非遗美食文化。

  另外,展会还设置了现场节目展演区,山东快书、琴书、相声、口技等表演类非遗节目,将在室内演出区轮番上演,让观众在鉴赏非遗产品的同时,还可通过视觉、听觉体验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

  15:35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