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

省文物局“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 2016- 07- 08 15: 25 点击次数: 来源: 山东省文物局综合处(人事处)


为迎接建党九十五周年,推进“两学一做”活动深入开展,6月30日,省文物局下派“第一书记”帮包村——菏泽市定陶区杜堂镇张庄村、盛庄村分别召开了庆祝建党95周年村支部党员大会。会议对一年多来两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如何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工作进行了研讨。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为民服务信念。会后,开展了走访慰问贫困群众、贫困党员活动。

自2015年2月驻村以来,省文物局派驻“第一书记”于健、蒋金广借助以往“第一书记”的工作经验和良好基础,迅速进入角色,在省文物局、定陶“第一书记”党支部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积极摸索适合帮包村的工作方法,帮助两村强班子理路子、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惠民生,推进基层组织转化升级,推动村民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效。

张庄村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突破村级组织涣散的怪圈,打造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成“红色新张庄”。经过近两年空缺,2016年6月,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村两委班子终于配齐。村党支部整体能力素质显著提高,领导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升。二是突破传统单一的耕作扶贫观念,打造产业兴村、城乡互动、村企联动的立体精准帮扶新体系,建设成“富裕新张庄”。现已发展林果100多亩,实施了37.5KW滚动式光伏项目,帮扶贫困户77户,脱贫人口190人。三是突破旧村改造的固有模式,正在建设具有张庄特色的“宜居新张庄”。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注意纠正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部分乡村旧居予以保留,依法建设新村。2015年实施了新村亮化工程;2016年进行了村北、村东主干道路建设、部分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了新村绿化、硬化工程。四是突破普遍存在的乡村文化发展瓶颈,以“扶贫讲习堂”等形式,倡树新风正气,建设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的“文化新张庄”。通过省“乡村记忆工程”对村内祠堂进行修缮,成功申报“定陶木梳”、“张氏烫伤药”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盛庄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每月坚持村务党务公开,加强了党员队伍梯队培养工作,发展了年轻党员,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在“第一书记”的帮助和协调下,解决了村民“七难”:解决了吃水难,全村喝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出行难,新修和扩建了4公里水泥路,安装了近50盏路灯;解决了住房难,对6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解决生态宜居难,村主干道和入村路两旁进行了绿化,粉刷了墙体;解决了学习难,更换了党员活动室设施,补充了近8万册图书;解决了健身难,给两个自然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村;解决了老年娱乐难,开办了盛庄幸福院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开展,和谐了党群和干群关系。随着第一书记高温蔬菜大棚和林果帮扶两项长短期高效益项目的结合实施,盛庄加快了脱贫步伐,村集体收入也将逐年提升。


责任编辑:Xuxin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