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戏曲流派是以表演特色为中心,薪火传承、同中有异的群体现象。艺术是人生的花朵,流派是精神的图腾。流派的外显形态是相对稳定的艺术特色,内涵却是观众群体无意识之下的人性之美的对象化。如京剧梅兰芳梅派,端正大度、雍容平和,这正是观众向往能以泰和气度、君子之风做人处世的精神指向。程砚秋程派,其程腔幽暗明灭,如游丝凌空独袅,这正是人们于困境中柔韧劲挺的心理守则……每一种戏曲表演流派的形式韵味的美学特色不同,但其深层都接通着人们富有正能量的精神资质。
这是戏曲流派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人文意义。
戏曲流派的昨天与今天
戏曲流派的昨天是戏曲流派的奠基与繁荣的时期;今天,是戏曲流派传承发扬、欲开新局的时期。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戏曲艺人的创作才华被极大地激活,相继纷呈的特色演艺与观众多样的审美期盼一拍即合,于是一个个表演流派应运而生。有的流派较早地消匿了,它的局部精华融入了新的流派之中。
戏曲流派在当下有三个特点:其一,几乎没有产生昭然于世的新流派。这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戏曲恢复传统戏,流派的接续、继承,成了第一要义。这一“传承”就磨了二十多年,至本世纪初,戏曲流派的光芒才逐渐稳定地放射出来。其二,传统流派仍在继承中发扬。凡有流派的剧种,都有一批出色的流派继承人,他们凝聚着发扬着本剧种流派的精华,填补了流派的历史断层。其三,戏曲流派的不平衡现象。戏曲流派,觉其多,实则少。戏曲剧种三百有余,而有流派的剧种不过十分之一。
有流派的剧种又有差异。其中以京剧为盛,京剧生旦净丑流派曾多达四十余种,影响巨大,标志着京剧的辉煌。而其他剧种流派则显弱势:有的偏行于旦;有的偏行于旦与小生;有的虽兼及旦、生、丑,却影响不大;有的以地域称派;大量剧种则无流派……
戏曲流派的继承创新与弘扬
戏曲界对流派问题有不同声音。有人不主张流派,有人甚至认为传承流派阻碍了剧种发展,有人则认为今后不会再产生新流派。
戏曲流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它是一个永恒现象。这是流派自身魅力、审美需求、创作规律等因素所决定的。其一,流派是流动的团体,其具体呈现则是其创始人与继承人一种特殊形式的联合创作,这一虚实重合、幻影叠韵的美学意味是不可替代的,这正是观众审美场域所期待的。流派又为选择、对比、品评提供了艺术彩带。其二,当今社会追求艺术个性化多样化的审美心理强烈,戏曲新流派更为人们所期待!其三,江山代有人才出,总有卓越者,高标出世;天赋才智终有别,也总有从贤者,择派而栖。其四,已有的流派从纵横两方面催生着新流派。其五,从生活中提炼元素,借鉴传统,是产生新流派的绿色通道,尤其生活化浓郁的地方戏更当如此。
在流派共性中凸显个性,与越出共性独显个性,两者互相接续,是艺术个性化的不同表现,都会被当代艺术审美所接纳。
传承流派会失去个人特色吗?创作性的继承流派就不会失去个人特色,还会成为一代大家。以京剧程派传为例。赵荣琛,演唱低音重,多咽音,含蓄老到;李世济,演唱节奏力度对比强,尾音多阔放;当今程派翘楚张火丁,演唱于谨严中释放着亮度,三人各有特色,又同在气敛韵含的程腔风格中。继承流派,削足适履、捧心效颦者也有,只是一时迷途。
当今新流派产生的主要困难在主观。一是剧目生产的目的与机制不利于流派产生。院团创作主要为拿奖,拿了奖,万事大吉,赶排下个剧目。以高薪聘来的主创班子,不能完成长期细磨打造的任务。二是演员少传统积淀,少代表性剧目,少艺术新质,如此,谈何创新流派?
其实,这些年戏曲新流派不曾绝迹,当今表演艺术家中有的已经够格称派,只是未被确认,没有叫响。他们自己也拒绝称派,如尚长荣说:“我永远不称派”,李维康说:“我是没有派的”。
流派不以个人承认与否而定。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当社会公认他为“奚派”时,他还矢口否认:我不敢当。出色的艺术家一时未称派,不等于以后不被观众称派。以雅正高风令人仰之弥高的京剧艺术大师李少春,1962年就以电影《野猪林》为标志卓然成家,但直到本世纪2000年之后才逐渐热称“李派”。依我看,戏剧观众喜爱的以激情浓烈、积健为雄为表演风格的尚长荣,以精美天成、朴素大方表演风格著称的李维康及黄梅戏的马兰、黄新德,豫剧的李树建,还有我不熟悉的许多出色的艺术家都有称派的资格,只是时间与宣传问题。戏曲流派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保守自闭。现在对戏曲流派的认识落后于现实存在。
以往未能称派,是因“文革”时期传统戏中断,流派观念杜绝。老戏恢复后,流派意识蛰伏难醒,复称旧派还顺口,而称新派则口涩。多年来,又暗流着戏曲流派缺少个性的错误观念。
山东地方戏流派概览
山东地方戏原有35个,现存14个,其流派情况大体同于其他地方戏流派由简括向精致渐变的态势。其布局,也不均,盖有四类:
有流派明确的:流派明确的只有山东梆子,主要有,生行:窦(朝荣)派,演唱苍凉雄阔,《两狼山》公认为范作;任(心才)派,演唱洒脱清逸,弟子有表演艺术家张贵元(电影《墙头记》饰张木匠)等;许(相云)派,演唱清新刚健,弟子有当今山东梆子生行领军人杨圣军等。旦行:有刘(桂荣)派,闺门小旦,演唱清亮圆活;刘(桂松)派,声腔大口大韵、明朗高亢,弟子有当今山东梆子旦行领军人李新花(刚中能润,有新派之质)、祝凤晨;姚(月芝)派多饰老年妇女,朴素自然……
流派隐约不明的剧种有:五音戏,旦角邓洪山素有“五音泰斗”“鲜樱桃”之称,演唱酸甜摄魂,堪称“邓派”当之无愧,却多年无人予以堂皇称之,今应高悬其流派。筱派:(邓吉祥艺名“小樱桃”),擅悲剧,深沉含蓄,是五音前辈大家,亦当流派高树。邓洪山弟子霍俊萍,梅开二度,将深度体验融入土味的戏曲形姿,别开生面,颇具“霍派”之色。大平调,生行一代名家郭盛高,艺名“小黑牛”,演唱于沙哑中抗坠挥洒,堪称“郭派”;马洪轩,艺名“小黄牛”,演唱明朗通脱,堪称“马派”;郭派高足何西良,当今大平调首席生角,台风中正,声亮韵清,与苍沙粗放的传统拉开距离。堪称大平调新派“何派”。以上剧种流派应予以堂堂正正地明朗化。
应该流派再认的剧种有:柳子戏,净角张春雷,其表演曾受到梅兰芳、周信芳等艺术大师的称赞。电影《孙安动本》中饰演徐龙、《张飞闯辕门》中饰演张飞,演得满台风雷,这样杰出的艺术家称其“张派”理所当然。饰演电影《孙安动本》中孙安的黄遵宪,其演唱既有“净面文生”之夸张,又中正文清,是表演新范,堪称“黄派”风格。再说吕剧,有“三杰”早已蜚声遐迩。郎咸芬,自电影《李二嫂改嫁》即始成蕴藉大度之风格。李岱江,演唱清丽素雅,其“马大保喝醉了酒”唱段已成吕剧流行曲。林建华,演唱华美玲珑,至今是吕剧女声之冠。他们各有弟子列队门墙,堪称吕剧三大派:“郎派”、“李派”、“林派”。
大量剧种没有流派……
山东应学习其他剧种,多举办本剧种流派演出专场,这是宣传本剧种流派的有力措施。
(作者: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于学剑)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