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莒南县:全面推进“旅游+”融合建设

发布时间: 2016-12-08 12:00 点击次数:
    (一)推进“旅游+扶贫”融合建设。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将乡村旅游资源纳入“十三五”旅游规划编制,给予政策及财政支持,有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对全县85个省定贫困村的乡村旅游资源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资源数据库,制定了《莒南县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并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借助国家旅游扶贫项目,重点实施了涝坡镇鬐山村、相沟镇沈保社区等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为其编制完成了旅游发展规划,并积极搞好旅游配套和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在保护和提升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围绕鬐山村、卧石岭村、天湖村、虎山泉村、沈保社区5个市级旅游特色村,加快各类要素聚集,并以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为引领,努力推动乡村旅游向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组织乡村旅游带头人赴韩国、日本学习考察,组织有关镇街赴江苏、浙江及蒙阴、费县、兰陵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引导规范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发展。目前,成功争创省级旅游特色村2家、省级旅游强镇2个、“国家级旅游扶贫村”2家、“乡村旅游品牌示范户”4家、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4个、省级 “好客人家”农家乐34户、“沂蒙人家”农家乐83家。
    (二)推进“旅游+文体”融合建设。加大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庄氏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的整理发掘,突出卧佛、茶等特色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菩提农业示范园暨卧佛文化度假区、卧石岭自驾车营地、沂蒙茶乡·洙边全域生态旅游、大地乡居·石泉、卧佛寺公园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丰富全域旅游内涵,着重打造以佛、茶文化为特色的两大核心旅游区;加快现有景区提升改造,卧佛景区、省政府旧址景区、天马岛景区对景区部分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目前,各项目建设正全面推进中,卧佛景区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依托山东省政府诞生地暨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沂蒙红崖等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研修高地;以大店古镇、庄氏庄园为载体,着力打造庄园文化研修高地。充分利用天马岛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体育品牌赛事,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环天马岛全国自行车公开赛、2016年天马岛登山节、2016年莒南·天马岛首届摩托艇邀请赛等体育旅游活动,努力将天马岛景区打造成为以休闲养生和体育健身为主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三)推进“旅游+农业”融合建设。依托主导产业,做好农旅结合文章,重点围绕渊子崖现代农业示范园、龙泉农业生态观光园、安心生态家庭农场、金龙湖茶文化园、沂蒙玉芽茶文化苑、千荟玫瑰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农业旅游项目,通过高端设计,全域谋划,深度开发,进一步丰富农业园区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全力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积极提升改造现有景区,打造旅游品牌项目集群。其中沂蒙玉芽茶文化苑已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2A级旅游景区,金龙湖环河茶文化园成功创建临沂市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四)推进“旅游+新型城镇化”融合建设。按照镇街不同的文化底蕴、产业优势和生态特色,积极引导镇街发展特色旅游品牌,重点围绕大店、涝坡、相沟3大市级旅游特色小镇,着力打造旅游产业集聚、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旅游特色小镇。依托中心城区建设和物流行业发展优势,积极发展旅游购物,拉长产业链条。继续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全面推进旅游景区、加油站、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等旅游接待场所的公共厕所建设。同时,将结合旅游标准化持续实施和A级景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鸡龙河、白马河、龙王河等景区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景区核心吸引力。
投资18亿元,重点打造卧佛云游小镇,实施了卧佛寺公园、大地乡居、佛光山色三大项目,拓展了佛教文化空间,丰富了城市旅游功能,已成为莒南县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五)推进“旅游+互联网”融合建设。围绕莒南民风民俗、景观景点、节庆活动、美食娱乐等旅游资源,积极做好旅游节会活动策划,做好“莒南旅游”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营销,引导广大市民和游客参与到网络宣传、微信宣传中,并积极引导重点景区和旅游镇街用好网络平台、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市场营销,不断提升智慧旅游水平。今年,利用“莒南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了图文信息190多条,引起众多粉丝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莒南旅游形象。
编辑:文旅厅信息员  
来源:莒南县旅游发展委员会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