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动态

威海:文登鲁绣,针尖上传承发扬的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5- 08- 04 15: 12 点击次数:



  鲁绣是我国起源最早的绣种,属中国 “八大名绣”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威海市文登区享有“鲁绣之乡”的美誉,文登鲁绣是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学术界、艺术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

  在民间,文登人民用不同的技法在衣裙、手帕、被褥、肚兜、轿衣等各种布料上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丽吉祥的绣品伴着女人们朗朗的笑声,跃然布面。那是人们对生活的喜悦、对生命的热爱,美丽的绣品后面正是文登人民美丽的心灵。文登鲁绣经历了手绣、缝纫机绣、万能机绣、电脑绣直至今天的飞梭电脑绣,由手绣发展到手、机结合制品。文登鲁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浪潮中更加辉煌,关键在于把握时代机遇,在传承发展中再现昔日荣光,焕发生机。

  一是为鲁绣行业发展打造良好的平台。在文登鲁绣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刺绣产品,更是勤劳智慧的“文登学”文化精神依托传承的文化载体。2009年,在文登区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威海市芸祥绣品有限公司设立了鲁绣博物馆,保存和整理了关于鲁绣发展历史的文字、照片、画样等完整的档案资料,以此为基础设置鲁绣作品展销厅,起到了较好地宣传作用,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文登每年举办““鲁绣杯”中国大学生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吸引大学生关注和热爱这一产业。同时,不少文化企业还密切联系鲁绣老艺人,让他们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将传统鲁绣工艺传承给年轻的手艺人。

  二是为鲁绣工艺的保护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登专门成立了鲁绣研发中心,主要从事传统鲁绣技艺的挖掘与研究、开发等工作。近年来,文登区鲁绣行业每年设计开发的新花样都在2000个以上,平均每天就有6个新花样问世。已成为中国鲁绣制品重点出口基地,年生产绣品达60多个系列 9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为鲁绣行业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文登区做细做实政策研究,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积极组织具备条件的鲁绣企业申报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参加文化产业高层次培训班,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争取优惠政策和补助资金,为企业做大做强搭建平台。目前,我区已有2处鲁绣企业被评为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基地),1处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先后有两家企业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文化出口重点项目,4家企业连续列入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威海市芸祥绣品有限公司的“鲁绣文化产品创意研发项目”入选文化部2015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近日被财政部列入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公示。

  数千年,鲁绣的梦想在勤劳的文登人民手中一次次成就了时代的现实,不断变化的是手下的布料、针上的技法,不变的是对生活的最美好的祝愿和对生活最真挚的歌颂。在针线穿梭之间,鲁绣光荣与梦想一次次地绽放无限光彩。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