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动态

聊城: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

发布时间: 2015- 07- 19 21: 04 点击次数:

  聊城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展示,不断健全保障机制,创新丰富内容载体,切实将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展示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是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代表性特色历史展示博物馆或纪念馆。我市各县(市、区)都有十分完整的县史县志,记载全面详实。在此基础上对县辖区的重点文物进行了搜集和记录。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了博物馆、名人馆和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等。条件不具备的县(市、区),在其他文化设施的基础上,设立了展厅、展室。茌平县博物馆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600平方米,冠县建立了武训纪念馆、中共鲁西北旧址,莘县投资1.3亿元,建立了鲁西第一党支部。临清市建立了高标准博物馆和系列名人馆。

  二是鼓励、扶持、规范民办博物馆建设。民办博物馆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大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具有文化普及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东阿魁丰博物馆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馆藏明清状元、进士书画、科举制文献资料、瓷器陶器和各类杂项藏品等2000余件。

  三是对部分特色乡镇、历史古镇的历史文化进行了重点挖掘和展示。如,东昌府区堂邑镇整合文庙、东昌葫芦文化展馆、木版年画博物馆、古城墙和许家祠堂,建立了堂邑民俗文化博物馆,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之了解堂邑的历史文化,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中央电视台对堂邑镇进行了专题拍摄。通过深入基层走访、查阅相关文献,对堂邑历史文化深入挖掘,编制了《堂邑春秋》,内容包含了自堂邑建县以来1500余年的历史;阳谷县七级镇采取“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在七级运河西岸、古码头对面建设了占地200平方米的运河民俗博物馆和占地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成为展示七级运河和民俗文化的新窗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阵地。

  四是村级特色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和历史展厅、展室建设开局良好。如,博平镇袁楼村修建了“袁楼党史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174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征集到珍贵历史图片100余幅、烈士遗物和革命历史文物80多件,真实再现了革命儿女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光辉历程。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