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改革,是深圳特区的成功之源;创新,是福田文化人的行动宗旨。在新形势下,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的福田区,自2013年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后,创建行动将跃入快车道。福田不断改革创新,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致力于构建具有福田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升级版。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福田区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征程中,以“福田文体通”即时通讯平台为载体,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纵深发展,使昔日局限在小圈子的政府文化服务,成为市民可以自由选择、随时参与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瓶颈与发展:
“福田文体通”应运而生
如何让市民更为便捷地享受到福田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新形势下福田文化人面临的新问题。
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为福田指明了方向。福田区创新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之数字文化功能区,在探索建设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进程中,运用现代传播方式不断提升惠民成效,“福田文体通”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
“福田文体通”是深圳市福田区文体局推出的公共数字文化即时通讯惠民平台,是在文化服务效能相对滞后的内在压力与现代化技术手段发展机遇的外在动力双重推动下,为适应市民不断变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而出现的。
由于服务理念滞后、传播方式限制及服务内容单一,加上文化行政部门既“管文化”又“办文化”,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较低,无法实现常态化和多元化等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福田区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在公共文化领域大力实施“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公共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福田文体通”作为与时下最热门的即时通讯平台结合而生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是以移动无线通讯网络为支撑、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设立“文化功能区”及“福田健身房”两大核心模块,为辖区居民提供最新文体资讯、场馆预定、活动报名等便捷的文体惠民服务。
近年来,福田区通过资金撬动、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大大丰富了文化产品的供应,推动服务常态化。利用即时通讯平台整合文化信息,也就成为传播压力之下的必然产物。当科技成为老百姓实现文化权利的一种有效手段时,文化与科技也就自然融合了。
便捷与惠民:
“福田文体通”百姓拥戴
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的创新产物,“福田文体通”的出现可以说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寻求服务转型、扩展文化张力的典型代表,也是福田在寻求如何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为百姓提供优质、便捷公共文化服务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福田文体通”选择时下最为流行也最受市民喜爱的微信作为服务载体,搭建公共数字文化即时通讯惠民平台,通过与拥有50多万粉丝的“深圳潮生活”公众号运营商合作,搭建“福田文体通”的基本架构。由福田区文体局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深圳市多易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后台技术支持,借助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福田文体通”设置了三大主要板块,即“文化功能区”板块、“福田健身房”板块、“福利来了”板块。这三大板块及其不断延伸的服务层级,组成了文体通立体服务网络平台,不仅是公共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每位福田公民的专属个性化文化管家。
结合示范区创建,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按照“功能”进行设置,在“文化功能区”版面中以九宫格的形式进行展现,包括:主题文化馆、图书馆阅读、博物馆、广场文化、公园文化、地铁文化、现代戏剧、公共艺术、街道特色文化等文化功能区。进入九宫格中的任意一格,均可浏览这一文化功能区中包含的所有文化场馆信息,也可查看到最新活动及品牌活动资讯,还可报名参与活动以及预订活动场地。
在“福田健身房”板块则借用奥运五环的形式,展现了“免费开放”“体育活动”“体育设施”“体育指导”“体质监测”几大内容。民众可以在这一板块里查询全辖区公共体育设施、在线预约免费开放的运动场馆、与福田体育指导交流探讨运动知识、报名参与最新的体育赛事。目前,这一平台已经成为福田体育爱好者必不可少的手中宝典。
除此之外,“福利来了”板块中包含福利公告、福田文体通介绍、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信息、宣传文体专项资金介绍、场馆地图等资讯。这一板块还将福田区的文图博网站、各类民生、文化服务微博、微信账号进行了链接,展示出“数字文化功能区”的全貌。
“福田文体通”通过科技创新服务手段,将文化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受众方真正联结起来,实现了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自2015年1月正式上线以来,已吸引超过3万名粉丝,且关注人数不断上升。4个月以来,共推送13次80条图文消息,点击阅读量超过15万人次,点赞数超过1250个,累计访问总数约为140万人次。
通过创新文化互动方式,积极运用参与活动赢福利、文化民意在线征集等方式开展文化互动,“福田文体通”实现了文化影响力的飞跃式提升。今年2月,“文体通”开展“2014福田最受欢迎文体活动20强评选活动”,初步计划只是福田自己人的小话题、小快乐,最后竟吸引3.4万余人参与微信投票。其中,来自深圳之外的投票人数达1.79万,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国外微友的投票身影,使一个区级评选活动升级成了影响广泛的“大件事”。
创新与改革:
文化与科技融合惠民乐民
“福田文体通”以小平台精彩地展现了福田公共文化服务全貌。接下来,福田区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实现融合过程中的文化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助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行政合力;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深度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实现与群众的实时联系,在更高水平上、更大范围内服务文化民生,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社会合力;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文化科技人才引进机制,积极鼓励社会人才以多种形式助力文化科技融合工作,着力解决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人才瓶颈问题。
今年,福田区将把“文化+科技”战略列入“十三五”规划,出台《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结合“智慧福田WIFI通”项目,推进辖区文体场馆、公共服务场所、休闲娱乐场所WIFI热点及智能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构筑现代化城市智能互联生活之网。
目前,福田正在不断探索多元性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模式。完善数字图书馆平台,提升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开发移动自助服务APP,启动总分馆电子阅览云终端管理项目,打造信息服务新亮点;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云”方案,提升福田文体网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网上文、图、博数字资源的整合更新;为每个社区文化中心配备数字文化一体机,实现文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自2013年起,福田区已实施人才引进“英才计划”,为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提供政策保障;已出台《福田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工作方案》,注重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今后,福田区将在文化科技人才培养领域加大力度,使政府的文化服务能力紧跟现代化公共文化发展需求。
(作者: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局局长 简定雄)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