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在2月16日举行的十艺节省筹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承办十艺节的17市分别签下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场馆设施建设、艺术精品打造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与此同时,根据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艺节的总体要求,《山东省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正式印发。十艺节筹办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正向着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快速有序推进。
艺术创作:提升质量
2月16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文化艺术比赛和展演展示活动,是艺术节的主体。‘十艺节’在我省举办,我们在努力当好‘东道主’的同时,还将努力奉献出一批体现山东特色、代表齐鲁气派的艺术精品,力争参评、参展和获奖作品数量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在舞台艺术创作方面,我省面向全国征集剧本300余个,建立剧本论证遴选机制,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研讨会,已有60多个剧目被确定为重点剧目,其中已经排练完成的剧目31部,正在排练的剧目2部,近期将投入排练的剧目25部。
省直艺术院团中,山东歌舞剧院创作排演了大型原创歌剧《赵氏孤儿》,省京剧院创排了京剧《铁血鸿儒》,省吕剧院正在排练根据电视剧《大染坊》改编的吕剧《乱世鲁商》,省话剧院将着力打造反映农民工题材的话剧《嫂子》,省杂技演艺有限公司将打造大型杂技剧《聊斋遗梦》,省柳子剧团的新剧目也正在打磨中。这些剧目都将作为备选十艺节的精品剧目精心打造,近期正着力于艺术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据了解,济南市创作排演的杂技剧《红色记忆》、京剧《重瞳项羽》和《孔圣母》、歌舞剧《大舜》、吕剧《泉城传说》和《阳光大姐》、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以及方言剧《泉城人家》等8台新创剧目,陆续搬上舞台。青岛市围绕十艺节,确立了创作京剧《田横》、以聊斋故事为题材的舞剧《画壁》、以“微尘”事迹为题材的话剧《微尘》等三个舞台剧目。
菏泽市正精心排演《古城女人》、《戚夫人》、《大唐巾帼》、《枣树情》等剧目。泰安市将重点打造山东梆子新编历史剧《英雄无敌》、舞蹈《大山的传说》和《泰山石乐》等作品。德州市正努力抓好田园诗剧《家乡》、新编历史京剧《东方朔》、歌舞剧《感恩太阳》、音乐剧《后羿与嫦娥》等剧目的深加工和排演力度。
各市还普遍加大艺术创作支持力度,济南市艺术创作资金由原来的每年3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并通过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文艺精品创作经费,采取“以奖代补、以购代拨”的形式,对重点剧目创作给予支持。
在社会文化艺术创作方面,从全国征集备战“群星奖”优秀作品100多个,组织专家进行了初评。举办我省拟参加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比赛四个门类213件作品的选拔汇演,经过评委评选,78件作品入围我省备选“群星奖”重点打造文艺作品。
此外,省文化厅与入围作品单位及个人签订创作责任书,并给予经费支持。举办“群星讲堂”,聘请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的知名专家讲课,培训群众文艺工作者和编创人员620人。
在美术创作方面,实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织专家巡回督导和作品初评,评出作品109件。省文化厅与72位(组)入选作者签订了创作责任书,一批可望冲刺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评的作品正在创作中。
根据十艺节筹备方案,十艺节期间,还将举办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展创作工程作品展、“齐鲁画派”山东省中国画大展。
场馆设施建设:提高速度
2月14日,济南省会艺术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三馆”建设工地上,30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30多台施工机械设备正在工地上忙碌地运转着。
根据十艺节演出展评需要,我省演出场馆建设根据十艺节省筹委会制订的标准和要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十艺节全省拟使用演出场馆61个,目前能够使用的演出场馆21个,正在建设的演出场馆17个,正在改造的演出场馆7个,已有维修改造计划的演出场馆16个。目前,包括大剧院在内的省会文化艺术中心的施工建设进展顺利。
省会艺术中心“三馆”建设施工单位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我们正月初六就正式开工了。目前,115万方的土方量,我们已经完成69万方。4799棵管桩,已经完成4140棵。1848棵灌注桩,也已经浇完300多棵。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我们有信心按计划完成施工建设任务。”
省艺术馆改造工程在抓紧立项,这里将用于我省备战“群星奖”节目的加工、排练、制作和承办“群星奖”评选。省美术馆(含山东画院)建设项目已开工奠基,这里将举办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评等活动。山东文化艺术之家建设项目正深入论证。
17市也按照场馆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场馆设施建设,用于十艺节比赛、展演、展览等活动。同时,以筹备十艺节为契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十艺节比赛场馆统筹规划,同步推进,一批重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度加快。
青岛市投资4500万元对四方剧院和楼山剧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剧场已成为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这里也将是十艺节重要演出剧场。
东营市正积极推进“水城雪莲”大剧院、“水城之窗”、奥体中心、儿童乐园、黄河文化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建市艺术馆,今年将完成黄河影剧院二期改造,为成功举办十艺节提供良好硬件设施。
威海正全力推进市图书馆新馆、群众艺术馆新馆开工建设进度,力争明年上半年完工。今年,将完成威海市博物馆新馆整体搬迁工作。
潍坊市对潍坊大剧院等5个演出场馆加快建设改造力度,争取年底前全部达到相关演出要求。
此外,如滨州大剧院、泰安文化中心剧场、青岛海泉湾·天创演艺剧场、烟台五彩文化广场艺术中心剧场、德州市大剧院等场馆正在加紧建设。
社会文化活动:提高参与度
围绕烘托十艺节气氛,我省组织举办一系列社会文化活动,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去年底,“我的兄弟姐妹省暨济南市慰问进城务工人员文化进工地活动”在省会艺术中心建设工地举行。参加演出的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侯庆华说:“作为文艺工作者,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慰问演出,也非常高兴通过这种方式为十艺节这场文艺盛会的筹办添一把力。”
此外,我省还组织了中国艺术节大型图片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这是中国艺术节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展示、全面回顾历届中国艺术节举办盛况的展览。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学校、医院、军营等,在全省范围组织实施了千米长卷万人签名活动。举办“向十艺节献礼·齐鲁情——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书法展,“为十艺节喝彩·第四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节”,“庆十一、迎十艺”文艺展演、“难忘的红色经典”文艺演出、山东省地方戏曲票友大赛等活动。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十艺节省筹委会、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又联合在全省开展了“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冬春系列文化活动,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系列活动包括八大板块,“百戏闹春”全省艺术院团新年春节演出季、“春暖万家”文化下乡活动、“我的兄弟姐妹”关爱农民工系列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大拜年”活动、“网上迎十艺,快乐新农村”文化共享工程优秀资源进村入户活动、“新空间,新服务”公益文化单位免费开放创新服务活动、“浓浓的年味”优秀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美的呈现”各类文化精品展览活动,将一直持续到3月份,让全省群众品尝丰盛的文化大餐。
十艺节由我省17市共同承办,这不仅是办节模式的创新,更充分体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通过将筹办艺术节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广大群众关注十艺节、参与十艺节的热情,从而实现“全省办节、全民参与、文化共享”。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