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眼下在高唐,无论城乡、不分老幼,形成了“人人爱泼墨、户户习丹青”的浓厚艺术氛围,这里曾先后孕育出了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山水画大家孙大石以及谢家道、李燕、韩静霆等一批蜚声画坛的书画名家。今年,高唐成功入选“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
穿过孙大石美术馆的幽静小路,记者来到了当地一家有名的书画培训学校——孙大石艺术学校。看着墙上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记者很难相信这些均出自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学校自2008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有8届学员陆续前来,如今很多学员已经考上大学,有的学员还走上了专业道路。”孙大石艺术学校教师郝宝义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在校学员达200多人,其中最小的学员5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墙上这些作品均是本届学员的作品。”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孩子,他们虽然年龄小,水平却不低。比如我们的学员林连政,他在12岁时便已经达到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书法考级八级水平;12岁的周景秀,现在也达到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国画专业六级水平;13岁的朱钊艺是国画专业七级;16岁的王帅奇是国画专业七级。”郝宝义一股脑地说了很多优秀学员。“我们的学员刘国辉,去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临沂大学,让我们的老师十分自豪,当然,这与‘书画进课堂’活动密切相关。”
原来,为培育书画后备人才,高唐县实施了“翰墨高唐雏凤成长”计划和“书画进课堂”活动,自2008年开始,就将传统书画文化作为一门必修地方课程纳入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程体系,高唐县第二中学也随即成为全县试点单位。如今,该校已被中国楹联协会授予“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称号。
“学校自2002年开始,每年都会有1至2名学生选择参加书法高考。‘书画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选择参加书法高考的学生考入书法专业的成功率也大大提升,刘国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高唐县第二中学办公室主任李长义说。
截至目前,全县和高唐籍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达到30人,喜爱研究书画、收藏名人字画的群众超过2万人,书画作者达5000余人,达到市级以上水平的书画作者600多人。“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文化建设一切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唐县县长张颖向记者坦言。
浓厚的书画文化氛围同样感染了享有“当代张大千”美誉的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当年届九旬的李奇茂一脚踏进高唐,便说出了他希望长期住在高唐的愿望,并在第五届书画博览会上即兴题词“人居四海、心在高唐”。
如今,高唐县已建成李苦禅、孙大石、李奇茂等6座名家书画馆,以及书画一条街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其中李奇茂美术馆被文化部、国台办命名为首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这在全国县级单位实属首例。美术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个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的场馆内,典藏了李奇茂老先生的100幅佳作精品及其捐赠的1000余件文物古董。
“依托书画禀赋优势,我县自2006年开始先后成功举办了十届书画博览会,并凭借会展经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越擦越亮,每年书画交易额不低于2000万元。”高唐县文化局副局长杨吉忠说。”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