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7月3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开发座谈会召开。德州市德城区、武城县、夏津县、运河经济开发区,德州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市部分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并做了发言。副市长康志民出席。
会与人员一致认为,保护大运河(德州段)是当务之急,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有计划按步骤地适度开发利用,让运河遗产得到永续保存。
保护是当务之急
南运河河道德州段的申遗成功,丰富了德州市文化遗产构成,为全市带来全新的发展领域、发展机遇和发展前景,成为新的城市品牌和名片,同时也为德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新课题。
德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季桂起说,保护是当务之急,现在很重要的就是保护,宁可不建也不要乱动。搞好规划建设,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高度来衡量,科学慎重地做好大运河的规划。
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院长梁国楹认为,关于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与开发,保护是前提,开发要有序,开发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建议相关部门在分层次分级别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运河文化遗产做好保护工作。要在《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违反文物保护的追究惩戒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审核力度。
著名学者田贵宝建议,加强对德州段运河的保护,要用保护文物、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来规划和实施运河的保护,而不只是用诸如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旅游经济、开发房地产等其他标准。德州段运河是中国大运河这一“世界遗产”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在保护方面有高的视点、高的要求、高的技术。
不少与会人员都认为,要建立保护开发大运河(德州段)的专门职能机构,同时加强对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街道、民居、建筑,文字史料、口碑史料,以及流传于民间的舞蹈、故事、传说、民歌、民谣等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
德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杨杰表示,将根据《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分级负责、分段管理的方式,严格执行大运河遗产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设项目前置审批和遗产影响评价制度,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细则,切实开展德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和监测,全面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南运河河道保护与展示工程,切实抓好德州码头、四女寺枢纽保护与展示工程,科学打造德州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有计划按步骤地积极开展后续保护和利用,让南运河遗产得到永续保存。
当前和长远相结合,适度开发利用
座谈会上,不少与会人员都提到了要做好大运河(德州段)的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这个规划要将当前与长远相结合,适度开发利用。
德州市旅游局副局长赵月生谈到,大运河不仅仅是指南运河,还保护岔河、减河,要把三者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大项目,欣赏古运河就去西部看南运河,想参观现代运河就到锦绣川、减河湿地公园,甚至董子文化街。
“申遗成功后,关于大运河的保护开发,我们确定的思路是‘水活起来、岸美起来、项目实起来’。”赵月生说,水活起来,就是要有动态的水;岸美起来,就是要对运河两
责任编辑: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