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探索

尼山书院:传统文化的时代“回响”

发布时间: 2014- 05- 17 21: 35 点击次数:

   ◆“奎虚书藏”楼是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转变的历史见证。成为当时国内知名的文化中心。

  省图书馆馆长李西宁表示,尼山书院将创新服务方式,突出国学主题,着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国学传播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明湖讲堂、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书画艺术沙龙、金石保存研究中心等。

 

  514,景色秀美的大明湖畔,记者穿过闻名遐迩的“遐园”,一座以尼山书院命名的建筑赫然矗立,这是近代国学大师王献唐主持修建的“奎虚书藏”所在,也是省图书馆大明湖国学分馆所在。

  为什么在此修建尼山书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介绍说,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各级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是为了让古老书院在现代图书馆中焕发青春,“这既可以让藏在图书馆的文献典籍利用书院走近百姓,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能力,更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历史见证

  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创建于1909年。据《山东创建图书馆记》载,山东提学使罗正钧于省城旧贡院东北隙地创建图书馆,附设金石保存所,地址位于大明湖西南隅。

  作为大明湖分馆的前身,“奎虚书藏”楼是1934年在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的极力倡议和力主其事下,由王献唐主持营建的一座藏书阅览楼。“奎虚书藏”楼初建时占地二亩六分四厘,平面为“山”字形,基本为现代建筑风格。建筑顶部女儿墙做叠落状马头墙处理,正中为“奎虚书藏”四个大字。南、北两端的女儿墙也采用叠落的马头墙形状,与中间部分相呼应。因为此楼为山东公共藏书之所在,而奎星主鲁,虚星主齐,二星之分野,正包括了齐鲁的疆域,故定名为“奎虚书藏”,匾额为时任民国教育部长的傅增湘亲笔题写。

  “奎虚书藏”楼是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转变的历史见证。随着“奎虚书藏”楼的建成,在国学大师王献唐带领下,山东省立图书馆进入了自建馆以来最兴盛的时期,成为当时国内知名的文化中心,许多学者如张元济、傅斯年、吕振羽等都曾来“奎虚书藏”楼与王献唐交流思想,研究学问。因此,“奎虚书藏”楼一楼设有“‘奎虚书藏’与名人”展厅,展示山东省图书馆的历史变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代山东文献收藏与研究中心

  “奎虚书藏”楼是近代山东文献收藏与研究中心。从193612月落成投入使用,1984年新阅览楼投入使用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奎虚书藏”楼一直是山东省图书馆藏书和阅览的主体建筑,在该馆的历史及山东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页。

  “奎虚书藏”楼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发源地之一,并且是中国近代田野考古试点与示范地。山东金石保存所是国内省级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博物馆性质的机构,收藏丰富且多珍品,在近半个世纪中,为山东金石文物的收集与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奎虚书藏”楼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地。194512,山东境内日军受降典礼在楼内举行,现仍保存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李延年手书“我武维扬”匾。2006,“奎虚书藏”楼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并被命名为济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奎虚书藏”楼作为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重新开放,并于今年开工建设“尼山书院”。徐向红表示,“尼山书院坐落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之上,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元时重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现代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文献收藏、整理、研究、提供以及社会教育的职能,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广大群众的终身学校,是传承和延续文明的文化重镇。将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在全省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传承教化的文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书院”重在国学与传统文化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在文脉传承、教育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图书馆馆长李西宁表示,除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外,尼山书院将创新服务方式,突出国学主题,着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国学传播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明湖讲堂、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书画艺术沙龙、金石保存研究中心、馆史陈列室、国学典籍阅览室等。

  在原来的“奎虚书藏”楼,将开设借阅一体的“读书堂”,突出国学特色,秉承“大国学”的概念,配置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山东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形式的文献。目前,分馆藏书约7万册,将逐步实现RFID自动借还服务系统,配合室外自助借还书设备,真正实现图书馆的24小时开放。

  与山大儒学高等研究院、孔子基金会及孔子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尼山书院将开设“明湖讲堂”,为读者开展国学讲座。此外,开办面向省内中高层领导的“厅局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根据阶段性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及当前领导干部关注的热点,选择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经济、民族宗教、时事政治等方面的题材,便于领导干部更好地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人文视野,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当初,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建馆时附设金石保存所,这次尼山书院拟对馆藏金石拓片重新进行展示研究。同时,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开展拓片复制等读者参与性比较强的活动。此外,还将设立国学典籍阅览室、国学电子资源查阅室,开通“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四库全书电子版”等数据库,供读者查阅。

  展览活动方面,尼山书院将充分利用馆藏优势,举办“山东历代名人著作展”、“国学大师经典著作系列展”、“济南老建筑照片展”等,并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展览活动。同时,与周边的大明湖、文庙等单位及各书画协会互相合作,开展书画展览、艺术策划等活动,使之真正成为我省图书馆界的一个服务亮点。

  徐向红表示,我们要通过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的服务模式,发挥我省传统文化丰厚优势,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礼乐教化、国学讲坛、琴棋书画等文化活动,深入开发公共图书馆自身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增强国学氛围,强化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功能,使图书馆在提供传统公共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成为教化人、培育人、引导人的文化重镇和精神殿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