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探索

153个公共图书馆将建“尼山书院”

发布时间: 2014- 04- 19 16: 00 点击次数:

    据悉,我省将在全省图书馆系统积极探索推广“图书馆+书院”模式,在全省153个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7万多个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尼山讲堂”,使之成为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414日上午,在省图书馆调研“尼山书院”建设及尼山论坛“明湖对话”筹备情况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表示,紧紧抓住十艺节这一重大机遇,我省公共图书馆和其他文化场馆建设改造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如何发挥好图书馆等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还是一个重大课题。深化我省“大师引进工程”,将“尼山书院”融入全省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对于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与传播体系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现代化设施的市民教育作用。

  徐向红说,“书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我们探索创新“图书馆+书院”的模式,将“尼山书院”融入全省现代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就是要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走出来、活起来,通过组织“讲坛”、“对话”、“诵读”、“赏析”等形式学习经典、传播经典;通过欣赏雅乐、礼乐教化,引导人们学规矩、学做人,实现“乐至而伦清”;通过推广道德楷模、宣传善行义举,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通过组织琴、棋、书、画等体验,陶冶性情,培养文明健康的情趣,使图书馆成为人们修身养性、正心诚意、崇德向善、宁静致远的精神文化家园,成为读书育人、以书化人,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美德建设的文化重镇。

  据了解,尼山书院建设将坚持试点先行,省图书馆率先探索出一套机制和经验,并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然后分期分批在全省公共图书馆逐步推广。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