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焦点新闻

山东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 2014- 02- 08 00: 00 点击次数: 来源: 山东省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与考古处

 

近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我省曲阜鲁国故城、大运河南旺枢纽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临淄齐国故城、城子崖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我省是全国唯一一个有两处遗址公园同时挂牌的省份。

曲阜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和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自2010年立项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文物局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作为局主要工作来抓,对考古遗址公园各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在资金政策和项目申报上给予重点倾斜。省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定期到项目工地现场调度工作,指导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每个重点项目和方案得以实施。目前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初具规模,部分对游客开放。遗址公园的建设改善了遗址周边景观环境,遗址所在地百姓生活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大遗址保护“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理念。

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遗址,“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是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六片四线一圈”中的一片,鲁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由此成为“曲阜片区”的核心和关键点。鲁故城遗址公园规划“一轴三环五重点”布局,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建设完成了区域内周公庙建筑群的环境整治与展示工程,东北角城墙保护与展示工程,东部及东北部外环道路修建,洙水河流域疏竣工程等,初步形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框架。工程建设方案齐全,程序规范,施工严谨,措施到位,正确处理了遗址公园建设与文物本体保护的关系,被誉为国家首批遗址公园建设的示范工程。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是破解大运河“水脊”难题、引汶济运的重要水利工程,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是大运河“申遗”的一个突出节点。公园规划分为龙王庙与运河展示核心区、公众考古体验区和历史环境恢复区。目前已累计投资2.7亿元,建设完成了分水龙王庙建筑群修复与展示工程,大运河河道治理及船闸斗门发掘、保护与展示工程,南旺枢纽博物馆建设工程等,逐步再现分水枢纽工程昔日辉煌,被誉为大运河申遗的亮点工程。

为了保持遗址公园建设的连续性,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暨启动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的通知》,省局认真组织第二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工作,共有10处遗址申报,经初步筛选确定4处遗址符合遗址公园立项申报条件。在省局指导下,4处遗址所在地政府先后完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计划书》等资料的编制和整理工作,为遗址公园立项做好了充分准备。最终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确定临淄齐国故城、城子崖两处遗址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下一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一是继续坚持原生态保护,加强考古遗址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明确建设内容,规范建设过程,妥善处理好遗址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和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二是继续加大建设管理力度,确保考古遗址公园工程建设质量。遗址公园建设工程种类繁杂、数量多、资金量大,为了提高投资综合效益,防止工程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按期完工,考古遗址公园所有建设项目都要实行招投标、工程监理、工程审计和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三是积极探索创新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社会,正确区分考古遗址公园的公益性活动和经营性活动,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公园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将其打造成一项全民参与惠及大众的民生工程。

 

责任编辑:Xuxin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