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记者,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和曲阜,在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赋予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意义深远。值此即将迎来一周年之际,特向广大新闻媒体朋友通报一年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情况,并对近期计划开展的一些重点活动作一下简要介绍。
一、一年来的总体情况
一年以来,山东省文化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习总书记视察山东和孔子研究院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及时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做好研究阐发、保护弘扬、传播展示、交流互鉴、创新发展等文章,深化规划设计、政策制定、宏观引导、依法推进等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着力构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与传播体系。
一是加强挖掘整理和研究阐发。深化传统文化重大课题研究,2014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443项,其中传统文化研究立项196项,占立项总数的44.2%,孔子研究院“儒学研究”、“孔子文化传播”2个学科命名为全省“十二五”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项目规划方案正在编制当中,孔孟文化数字信息系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顺利推进。省图书馆大明湖老馆建成国学图书资料中心和市民国学讲坛。启动《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编辑工作,立足于艺术整体和艺术本体视角,重点梳理和探讨儒家的艺术观及儒学对艺术的各方面影响。
二是启动实施“四大文化传承工程”。1、古籍发掘整理研究工程。山东拥有古籍近300万册,其中94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量位居全国前三,资源十分丰富。我们通过实施海外文献回归计划、大型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对古籍文献进行保护、研究、揭示,将古籍文献中的精华思想传播出去,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目前,已启动实施“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齐鲁珍贵地方文献回归计划”,全省共编撰出版古籍保护成果(含非正式出版物)28种50册,省古籍修复中心成为3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试点之一,启动出版《山东儒学文献珍本丛刊》等书目,取得了初步成果。2、东夷文化溯源工程。山东是东夷人最主要活动区域,东夷文化源远流长。讲好孔子故事,必须讲好东夷故事。我们通过加强东夷文化的考古、研究,举办“文字起源与东夷文化”等系列学术研讨会,系统深入发掘东夷文化的起源意义、思想价值和文脉传承,对东夷文化进行固化展陈展示。省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山东博物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项目,传拓甲骨8000余件。举办了“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召开“东部沿海史前玉器与史前文明”学术研讨会,对东夷文化起源进行了深入探讨,东夷文化展厅建设正在加快推进。3、齐鲁文化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工程。拓展选材的深度和广度,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齐鲁大地古代文明为主题,围绕仁爱、尚义、和谐、诚信等思想精华,以及重大文化事件、重要历史名人、经典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中模范人物等,组织书法美术、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运用不同艺术形式诠释传播齐鲁优秀文化。启动实施了“大哉孔子·儒家文化经典中国画创作工程”,以孔子生平与思想、儒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为创作题材,用100个选题创作形成100幅大型中国画作品,计划于2016年8月创作完成。创作形成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舞台剧目,山东省吕剧院以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秉涵先生为原型,新创作大型现代吕剧《回家》,入选第四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省京剧院筹划创排京剧《孔子》。聊城市和济宁市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聊城市创作《仁义胡同》等德政文化动漫片,济宁市创作了济宁文化特色的历史剧《运河老店》,使小酱菜做出了大文章。淄博市创作了舞剧《齐风韶韵》以齐国为时代背景,勾勒出古齐国的恢宏画卷。4、孔子及儒家思想展示工程。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完善省博物馆孔子文化展的展陈理念、展陈方式,更加全面地展示孔子思想的文化渊源,儒家学派的创立、形成与传播,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澳大利亚阿德来德艺术中心组委会和新西兰中文周组委会合作举办了《孔子的智慧》展览,向大洋洲人民展示了孔子的生平、儒家思想及其影响,传播推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加快推进曲阜文化圣地建设。启动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突出文化对精神的塑造和对经济的引领功能,着力打造“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目前,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已纳入《山东省、文化部合作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框架协议》,编制完成《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规划纲要》,先期启动了尼山圣境、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计划到2015年,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核心区实现文化产业总值150亿元以上,形成文化产业发达、公共文化服务健全、儒韵民风彰显、对外影响力大的儒家文化特色鲜明的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文明程度较高、人人彬彬有礼、中外人士向往的道德高地和文化圣地。
(二)大力实施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推进计划。
充分发挥山东儒家思想底蕴深厚优势,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乡村儒学方面,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鼓励儒学研究专家、大学教授走出书斋,走向农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乡村开设讲堂,以儒家道德教化群众,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乡村儒学建设,自2013年从泗水尼山圣源书院开始,经过一年多时间,在山东济宁、聊城、潍坊等地不断涌现,呈现出燎原之势。目前,我们已把“乡村儒学”建设纳入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教材制定上,组织专家教授立足“谁来听”、“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进行精心设计,正在编制全省统一教材,尼山圣源书院编制了《论语》、《弟子规》等乡土教材。在师资队伍上,与基层公共文化辅导工程相结合,培训了首批500名乡村儒学骨干。全省12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00多个村文化大院率先建成了儒学讲堂,举办讲座1.6万次,80余万基层群众受益。“乡村儒学”推进以来,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涌现。青州市启动实施了“道德讲堂进乡村”活动,在镇、村设立道德讲堂216所,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举办宣讲活动120余次,受益群众20余万人。尼山圣源书院的影响不断扩大,参加听讲的农民从北东野村逐渐扩大到周边包括曲阜市的村子,累计达7000多人次,教育效果初步显现,村庄风气明显改变。
在社区儒学方面,立足城市图书馆,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将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在全省县级以上153个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设施布局实行“六个一”,即有一个统一标牌、一尊孔子像、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板、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和一个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板块”,即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和情趣培养,通过文化体验和专业培训,培养群众的高雅文化情趣。今年5月22日,在曲阜尼山书院举行了“尼山书院”山长(院长)聘任暨全省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仪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同志向许嘉璐先生颁发了“尼山书院山长”聘任书。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内容丰富,隆重简约,全国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及部分国家共700多个项目参展,560位传承人进行展示展演,期间参展、交易签约额达400多亿元,80万中外游客和市民参观博览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健全名录体系,完善管理机制,21个非遗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总数达到174项,全省新增市级名录78项、县级名录399项,重新规范认定非遗保护单位。大力推进抢救性保护,全省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06万条,整理各类项目5万多项。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省以非遗项目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达到39120多个,年营业收入197.47亿元,利税30.62亿元,从业人员达135万余人。加强非遗传承机制建设,71人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数达到324人,分别新增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97名、202名,五音戏传承人霍俊萍获“2013年度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加快推进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工作顺利推进。
(三)努力推动中华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要求,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着力推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一是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功举办第三届尼山论坛,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文化部专门派出观摩组进行了全程观摩,对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7月3日—5日,应韩国方面邀请,尼山论坛组委会组团出席韩国首届“陶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先生发表题为《中韩同命,继承弘扬,奉献人类》的主题演讲,在会上引起热烈反响,积极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
(四)着力加强红色文化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沂蒙老区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与阐发。指导支持临沂市建成占地
二、近期活动安排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省文化厅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在这里向新闻媒体简单作一下介绍。
(一)“儒学进社区”活动。
(二)启动“齐鲁非遗大讲堂”活动。
(三)“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开讲活动。
(四)尼山书院会讲活动。
(五)召开《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研讨会。11月26日,在省艺术研究院举行。活动由省艺术研究院主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挖掘和阐发,省艺术研究院于2014年初启动《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编纂工作,目前已完成70多万字的编纂任务。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知名儒学家、艺术学家共同就丛书编纂工作进行探讨,旨在吸收借鉴各领域专家学者意见,在儒家思想的传统文献研究方面交流互鉴,进一步加强儒家艺术思想的当代阐释与转化。
(六)“儒学之光—山东书法篆刻展”活动。11月26日在山东美术馆四楼山东画院展厅举行。活动由山东画院主办,将邀请山东书法名家80余人,以书写《论语》及儒家经典名句为内容,用书法的形式展现中化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七)演出舞剧《孔子》。11月26日晚7:30,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歌剧厅演出。山东省文化厅、山东演艺集团主办。《孔子》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该剧曾在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担当开幕式剧目,G20峰会期间赴澳大利亚悉尼演出,受到刘延东副总理好评。2014年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舞剧《孔子》演出24场,在高校引起较大轰动。该剧用丰富的音乐旋律和舞台意象呈现孔子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人格魅力、精神特质、智慧光芒,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八)“欧阳中石书中华美德古训展”。12月15日至20日在省美术馆举行。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史志办主办,由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省美术馆、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舜耕山庄大舜文化艺术馆承办。欧阳中石先生是山东籍蜚声中外的文化大家、书法大家,多年来对山东的文化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通过展示中石先生作品,以书法形式展示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传播中华文化精髓,倡导公序良俗。
(九)“中国传统家训”书法作品展。12月24日至30日在省文化馆举办。活动由省文化厅、大众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省书法家协会协办,省文化馆、生活日报具体承办。活动将邀请山东书坛最主流的近100位书法家以“中国传统家训”为内容进行联合创作,致力于打造山东书法界最具影响力展览盛会。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十大传统家训”将邀请省内最具实力十位书法家集体创作,成为本次书作展亮点。“中国十大传统家训”内容由山东大学刘心明教授率领研究生团队及生活日报编辑团队起草,欧阳中石先生、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王志民院长等名家修改再三,后经省文化厅徐向红厅长增补一条,最终由许嘉璐先生审定。
(十)向全社会发出《强中华魂、筑中国梦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中华文化定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自我做起,从细小做起,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