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笑脸都在期待着、每一双眼睛都在注视着的艺术盛会“十艺节”,将于10月11日迎来大幕开启的那一刻。夏末秋初的齐鲁大地,凉风习习、艺菊盛开。9月12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正式进入倒计时30天。
这是一届意义不同寻常的艺术节,它既是向新中国六十四华诞的一份献礼,也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次国家级艺术盛会。在即将绽放的“十艺节”舞台上,我国文艺事业将接受检阅。从2010年接过承办大旗以来,山东将“十艺节”筹办贯穿到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全过程,提出要将筹办过程变为文化惠民的过程。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山东省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理念,举省办盛会、创新办盛会、节俭办盛会,努力把“十艺节”打造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盛大节日。目前,“十艺节”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加速冲刺阶段,艺术之花正在齐鲁大地含苞欲放。
建设一流场馆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重点文化场馆是举办艺术节的重要载体,也是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必要前提。
除省级文化场馆,各市、县的场馆设施也已经准备就绪。目前,由淄博市承担的“十艺节”文华奖评比展演所需的4处场馆已经分3批通过了组委会的检查验收,是全省5个重点承办城市中第一个通过组委会场馆验收的地市,目前正在进行试运行工作。
“十艺节”筹办期间,山东省及各市高度重视场馆设施的建设改造,重点场馆资金总投入达98.31亿元,其中承担“十艺节”演出任务的场馆有52个,直接承担文华奖比赛场馆的有28个,1200座以上的大型场馆有17个。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场馆建设在市、县级,这对于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提供一流服务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中国艺术节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层面来看,山东近年来大力推动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与“十艺节”的举办有着互为抓手、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世界第一音乐剧《妈妈咪呀!》来了!作为“十艺节”外演剧目,《妈妈咪呀!》中文版
而上述活动仅是山东省借力“十艺节”推进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山东省文化厅正式下发全省深入开展“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群众文化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山东省今年将在群众文化领域开展8项主题活动,包括“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系列惠民展演、“中国梦”主题群众文化活动、“群星走基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等。按照活动要求,山东全省各地组织开展了1120多项县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430多万人次。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十艺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向红介绍,8项活动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广泛动员、服务群众、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展示全省各地群众文化发展成果,展示山东民族民间文化的鲜明特色和时代风采。
承办“十艺节”后,尤其是近两年以来,齐鲁大地各种展演活动不断。从首届全国李德伦指挥比赛到全国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再到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从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到群星奖4个门类作品复赛,2011年底至今,或高雅或通俗的节目凭借其独特魅力,让山东17个地市的百姓乐享了一道道文化盛宴。正如威海市一位市民所言,“十艺节”不应该仅仅是文艺工作者的狂欢,它的主角应该是老百姓。
打造一流精品 艺术创作水平全面提升
为给“十艺节”艺术创作提供科学的支持体系,山东省先后组织建立了由文化部专家、山东省专家、各市文广新局三级组成的剧本遴选机制、重点作品研讨加工机制和全省创作情况统筹调度机制。全省17个地市则根据《全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制定了各市备战“十艺节”艺术创作规划,召开动员会,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艺术创作规划的落实。同时,积极争取艺术创作资金,确保艺术创作工作顺利进展。为全面提升全省的艺术创作实力,磨砺培养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山东以抓好重点剧目、节目排练演出和打造提升为着力点,全力打造一批影响当代、传承历史、常演常新、雅俗共赏的高水平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奉献给社会。
日前,山东省京剧院打磨提升后的新编近代历史京剧《瑞蚨祥》在济南再次亮相。它是山东省冲击“十艺节”文华奖的15部重点剧目之一。《瑞蚨祥》改编自李书圣、曲直创作的话剧剧本《大商无算》,讲述了在清末国危商敝的环境下,一代儒商孟洛川撑持危局、终成大业的故事。从2012年9月完成剧本初稿到当年底登上舞台,再到如今的复排提升,《瑞蚨祥》的创演被称为“山东速度”。相比之前的版本,该剧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戏剧节奏等都有了较大提高。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说,《瑞蚨祥》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厚重与大气,修改后的版本抓住细节做足文章,让京剧的“戏趣”得以充分释放。
一部部动人的艺术精品,给观众献上了一道道精美的艺术大餐。有媒体评论说,山东正迎来艺术创作的一个“井喷期”。
作为“十艺节”的东道主,山东省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艺节”重点剧目创作工程、社会文化艺术创作工程和重点美术创作工程,召开备战“十艺节”誓师大会,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为扶持艺术创作,山东省新增专项资金8000万元用于艺术精品创作,全省累计投入达2.8亿元。全省新创作62部优秀剧目,最后确定15台重点入选剧目,每部剧省政府给予30万元资金支持。投入就有回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上,两人获梅花奖;在第二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擂台邀请赛上,两人获一等奖“擂主”称号并被授予“新星奖”,4人获“优秀新人奖”。
为选拔最优秀剧目参评“十艺节”文华奖,“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先后组织了3轮“十艺节”重点剧目评审。今年3月底至4月初,在北京举行的第三轮评审最终确定了15台剧目。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艺术创作演出部部长陈鹏说,这些剧目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俱佳,代表了山东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15台剧目中,很多作品以现实主义题材震撼人心。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吕剧《百姓书记》、话剧《严复》、山东梆子《圣水河的月亮》、吕剧《李二嫂的新故事》、方言剧《泉城人家》、话剧《向前 向前》等剧目,都立足当下、直面现实,有力地弘扬了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柳琴戏《沂蒙情》等新创作剧目艺术视角独特、思想立意深刻、人物性格鲜明。五音戏《云翠仙》、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则是取材于传统题材并以现代艺术重新演绎创作的新剧目,在传统戏改编创作方面进行了新的拓展和突破。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以王伯祥事迹为素材,塑造了一个在改革开放初期锐意改革、迎难而上,以人民为父母、以事业为生命的党的领导干部形象。《东厢记》、《聊斋遗梦》等剧目则成功运用场景设计和舞台景观,将传统经典文化纳入到华美、流畅的舞台叙述中,既符合时代审美精神,又兼具民族传统的美学意蕴……
按照“十艺节”赛事活动安排,“十艺节”群星奖音乐、舞蹈、曲艺、戏剧4个门类作品复赛已分别在烟台、青岛、济南、威海4个市举办,并得到了文化部、专家评委和全国各代表队的一致好评。“十艺节”举办期间,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0余人将参加“十艺节”群星奖舞蹈、音乐、曲艺、戏剧四大门类决赛。记者日前从“十艺节”组委会获悉,群星奖比赛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山东4个承办地市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十艺节”组委会副主任孙守刚表示,伴随“十艺节”脚步日益临近,山东将继续把筹办“十艺节”作为推动本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机遇和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着力在创新创意、丰富内涵、彰显特色上下功夫,着力在展现艺术美感和艺术气质上下功夫,着力在提升办节水平和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做到既隆重热烈又务实节俭,努力办成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艺术盛会。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