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泗水县位于济宁市最东部,是该市唯一的纯山区县,县域内有大小山头561座,石材是该县最大的矿产资源。“鲁灰”大理石远销国内外,海螺和韩国大宇集团均在泗水建立大型水泥厂,南部山区的奇石卖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近年来,泗水县大抓生态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石屋石墙石径斜的古村庄游人纷至沓来,更有那“泗水砭石”美名远扬,小小的石头又奏响旅游曲,撬动旅游大市场。
从百度上搜索“泗水砭石”,会得到12万个结果;泗水砭石也称泗滨浮磬(石)。2010年泗水砭石被称为“疯狂的石头”,一吨原石曾经卖到上万元,制作的刮痧板、手链等产品一件也达几百元,价值不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川”正是说的泗河,泗河发源于泗水县东部山区,它的沿岸不仅孕育了远古时代的文明、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而且蕴藏着非常稀有的天然岩石——泗滨浮磬。《尚书》中的 “禹贡”篇,即有“峄阳孤桐,泗滨浮磬”之说。唐代诗人李勋诗《泗滨得石磬》就是说的泗滨浮石。历史上,该石料曾为贡品及文人墨客的把玩之物。尤其按照人体“穴位”,用它砭,扎,刮痧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更为人们所青睐。由于历史久远,该石分布稀少,早已沉寂,湮没。近年来奇石爱好者不断探索寻觅,终于在今山东泗水发现了这一石种,并开发利用,服务社会。
泗滨浮磬(石)有“深海沉积——陆地抬升——陨石冲击——等离子渗透”成因说,含有四十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镁、锌、铬、锶、硒等20多种抗衰老元素,砭石每摩擦人体一次就能产生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超声波脉冲。所以砭石产品深受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所钟爱,仅泗水县内就有加工企业十余家。为保护砭石稀有资源,规范砭石市场,增加其文化品位和经济价值,该县成立了砭石协会;并在县旅游商品协会指导下,精细加工和包装,打造成精美的特色旅游商品,被众多的游客购买使用和收藏,也成为各级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馈赠宾朋的最佳礼品。
以往,大大小小的石头主要用作建筑材料,现在陆续被钢筋混凝土所代替。但随着新世纪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石头房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城市居民竞相走出城市,走进乡村,感受原始,体验民俗,享受生态。泗水县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凸显生态特色,充分挖掘原始村落和民俗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年吸引游客超过40万人次,通过旅游不仅增加了财税收入,还实现了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即将开业的王家庄民俗村,位于泗张镇万亩桃花源内,被游客誉为“世外桃源”;计划投入2000多万元,近期内打造成“小桥流水桃源人家,花街石巷民俗新村”。上半年投入50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改造建设了旅游环线两侧的房屋、景观石墙、景观水墙,文化广场、仿古入口、特色游步道、拦水坝、提灌站等,农家乐、民俗馆、游乐场、农夫菜园等均已迎客,呈现了水入院、花上街,石屋石墙石径斜、桃花林里有人家的意境。另外,该县的普峪口民俗村、石佛民俗村也在规划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