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金黄县”的蓝色旅游路
发布时间:
2011-05-23 08:49
点击次数:
龙口即原“黄县”,自古是胶东半岛的一块“风水宝地”。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风光和丰饶的物产铸就了“莱子古国金黄县”的美誉。
龙口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永乐告诉记者,今天的龙口人,正以百倍的信心、充足的干劲,投身“蓝色经济”大潮,书写蓝色旅游的鸿篇巨制。力争用5年时间,把龙口建成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和环黄渤海旅游圈重要城市。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56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
南山旅游 昂起龙头
“谈龙口旅游,离不开南山旅游集团,因为它是龙口旅游的龙头和旗帜。”李永乐市长介绍说。
南山旅游集团是烟台首个大型旅游集团,隶属于全国500强企业南山集团。南山这个原本以工业为主的民营集团,何以能够成为龙口旅游的龙头企业?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南山集团为再造企业新优势,瞄向了服务业,而旅游则是重中之重。2000年,他们投资3.6亿元,恢复建设南山宗教文化园。2003年,投资6.5亿元,建成中华历史文化园。至此,南山旅游初具规模,并在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自身特色。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他们又开发建设了省内规模最大、设备设施一流的烟台国际博览中心;投资12亿元,建设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投资40亿元,建设烟台大南山城市中央公园项目及马山寨项目;规划建设东海产业园区,计划在5-10年内投资200亿元,将开发区建设成为集科技开发、产业孵化、文教卫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性园区。2009年5月,南山旅游集团正式揭牌,2010年南山旅游景区顺利通过省级旅游度假区评审,今年1月份又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南山旅游集团注册资本3.6亿元,净资产50多亿元,下辖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南山旅游景区等十余个公司,可从事旅游景区、旅游饭店、高尔夫球场、旅游会展、出入境旅游以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等多项旅游经营业务。
李永乐市长说:“南山的龙头示范效应带动了龙口旅游蓬勃发展,也使得蓝色旅游渐入佳境。” 2007年,龙口市委、市政府就将旅游业纳入全市重点发展产业,提出了做活“海”的文章,建设以“青山碧海仙岛、庄园名人神佛”为特色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目标。今年以来,他们又明确将旅游及度假产业列为“十二五”优先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成立了专门的产业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倾力打造胶东半岛滨海休闲旅游的亮丽名片。他们聘请国外著名专家规划,由南山集团投资,进行了北部黄金海岸旅游经济产业园建设。目前东海旅游区已完成了高尔夫球场及会馆、月亮湾海景酒店、月亮湾海水浴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南山旅游已形成了“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互映发展格局。
在发展大旅游的浓厚氛围中,龙口市内的诸多骨干企业如丛林、道恩、威龙等也纷纷介入旅游产业。丛林集团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集高档商务会议酒店、度假公寓以及企业总部、科研中心为一体的碧海丛林项目。道恩集团利用煤矿塌陷地投资3000万元,分两期开发建设的道恩生态旅游区,一期工程道恩湖公园已对外开放,引进娱乐项目40多项;二期海滨旅游区,已完成了水上高尔夫球练习场、高尔夫会馆等项目建设。威龙葡萄酒公司投资建设的王屋水库葡萄酒文化生态基地,将有机葡萄种植、葡萄酒工业旅游和山区生态观光相融合。“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滨海休闲度假之旅、高尔夫之旅、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旅、历史文化游等旅游产品内涵不断丰富,城市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82.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2.08亿元。
挺立潮头 奏曲沧海
李永乐市长指出:“烟台打造蓝色旅游区的战略构想,为龙口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紧抓机遇,自我加压,高点定位,精谋蓝色旅游发展之路,实现龙口旅游的新跨越。”
具体说来,一是要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旅游新兴产业项目、高端产业项目。按照“错位互补、差异化发展”的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海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烟台海岸度假旅游带新亮点,推动龙口旅游及度假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有5个投资额过亿的大项目落户,并进入建设阶段。还有6个在谈项目,正在积极与外商沟通洽谈。以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加快核心区道路、水、电、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湿地公园东岸主要景观工程和部分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工程,初步形成接待游客能力。“十二五”期间,完成湿地公园西岸主要景观、凤凰城商贸、黄县人家、徐福海文化商业街、碧海丛林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度假区综合服务功能。同时,游艇码头、海峡两岸摄影基地、温泉疗养保健中心等一批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在引进和建设上实现突破。到2015年,将度假区打造成以养生休闲、生态居住、特色商贸和海上游乐四大功能区为主导,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海滨旅游新城。
二是提升东海旅游区“高尔夫+旅游地产”发展模式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对高尔夫高端产品的开发与推介。以组织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为平台,创新高尔夫系列旅游产品,丰富高尔夫之旅内涵,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规划建设东海游艇码头,适时发展分时度假酒店、产权式酒店等旅游地产项目。同时,整合南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人工岛群等山海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欢乐峡谷主题公园、养生谷医疗保健中心、黄水河湿地公园、徐福文化园、逸海绿洲等旅游项目的功能完善和建设步伐,科学合理开发桑岛自然生态资源,延伸北部海滨休闲度假产业带海上发展空间,构建东海旅游区、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桑岛地质自然保护区“三点”陆海旅游产业区,并积极融入烟台“海上丝路”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线路之中,全力打造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山海胜境,魅力龙口”。年内,形成345万人次的游客接待能力,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5亿元;“十二五”末,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
三是强化旅游营销,为蓝色旅游拓展市场。大力开展“好客龙口贺年会”活动,丰富南山国际长寿文化节、中华不老城等大型节庆活动内涵,积极争办具有较大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端会议和重大活动,提高城市知名度。挖掘整合丁氏家族鲁商文化资源,举办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将丁氏家族“诚信经商文化”打造成胶东半岛鲁商文化的典范。加强与文化部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合作,大力弘扬徐福东渡文化,将徐福文化园打造成中日韩暨国际徐福文化交流的永久性会址,并定期举办徐福文化研究年会,逐步将徐福文化打造成龙口地方文化名片和国际文化品牌。
通过李永乐市长的介绍,我们似乎看到,依海而存的龙口,在因海而兴的大道上,正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离岸岛群 鱼跃龙门
在龙口放歌大海的蓝色旅游交响曲中,龙口湾人工岛群建设无疑是其中最强的一个音符。 在龙口湾畔人工岛群建设现场,记者看到,400余辆标有统一标识、满载土石方的自卸车往返穿梭,昼夜不停。今年1月份以来,填海工程已陆续开通了10个工作面,累计完成宽52米、长16公里的填海围堰。人工岛群批准用海面积44.29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面积35.23平方公里,15座大桥连贯起有大有小的7座岛屿,恰似一条“锦鲤”跃龙门,承载着龙口经济和蓝色旅游沧海桑田的历史跨越。
李永乐市长介绍说,龙口虽经济总量较大,但版图面积小,建设用地稀缺,必须解决经济发展强势和空间弱势之间的尖锐矛盾。建设人工岛群,实施集中集约用海,由此进入龙口决策者的视野。
龙口人工岛群是全国最大人工岛群和省内首个规模化集中集约用海蓝色经济突破区,也是全省唯一获准实施的区域用海规划。通过实施这一规划,可为龙口一次性解决建设用海(地)指标5.28万亩。
李永乐市长强调,为保护海洋生态,人工岛群的平面布局采用国际先进的离岸岛群、区块组团、水系通透、景观优美、海陆统筹等设计理念,基本不占用自然岸线,全部保留规划区内的沙滩和防护林带。海洋自然岸线、海域功能和海洋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按照施工计划,人工岛群今年投资35亿元完成60公里的围堰工程,预计总填方量达到6000万方以上。2014年前,人工岛群将完成全部填海工程,2015年完成水、电、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填海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预计总投资约200亿元。建成后,人工岛将达35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建起一个新龙口。
建设人工岛群,是龙口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龙口蓝色旅游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人工岛群在产业布局方面,没有将主导产业定位放在回报高、回收快的房地产上,而是以“高端产业新区、度假旅游新区、总部基地新区、绿色生态新区”为发展定位。“人工岛建成后,将成为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滨海新区,形成宜游、宜工、宜商、宜居的黄金宝地和发展高地,崛起一个容纳10万人就业、20万人居住的‘海上新城’,从而为龙口发展蓝色旅游点燃新引擎。”李永乐市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