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踏青游热潮迭起 赏心悦目也要注意安全
发布时间:
2011-04-13 09:38
点击次数:
暮春四月,正是一年一度踏青赏花的好季节。温暖怡人的晴好天气,时机恰好的清明小长假,让众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春。虽然小长假已过,但未来几周内,随着各种花卉花期来临和菜博会召开,踏青游仍将持续升温。冷空气过后气温的回升,使旅行社咨询报名出游的市民也在逐日递增,各类赏花游产品预订火热。
但随着赏花热潮的迭起,有医学专家也发出提醒,春季因处于“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市民在出行踏青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自身保护,谨防形形色色的旅游病侵袭身体。
“每年3月下旬开始,我们都要接收大量因花粉过敏,或在旅游中出现身体不适而到医院求急诊的患者。”采访中,寿光市中医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很多有过敏史的游客在春季都忽略了病情,只顾着欣赏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就病情复发。因此,从3月下旬开始,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人最好少去鲜花盛开的地方。如果去也要先口服抗过敏药物以预防花粉过敏。据这位专家提醒,预防过敏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绝过敏源。一般来说,花粉指数最低的时候多是每日清晨、深夜,或是一场阵雨之后。有过敏史的市民也可出游前半个月进行预防性用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
另外,自然界中很多看似娇艳的花草,都是含有不同毒性物质的,游人不慎接触到后,会引发多种中毒症状,要格外注意。据了解,我们常见的杜鹃花、含羞草、夹竹桃、一品红、马蹄莲等,均含有有毒物质,误食可导致中毒;五色梅、洋绣球、天竺葵等可引起过敏;冬珊瑚、龟背竹、石蒜、百合花等,也都因含有不同的有毒物质,需要观者保持一定距离。因此,人们在赏花时最好以“眼观”为主,更不能随意将花草放入口中嚼食,尤其是小朋友,家长应该多看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