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烟台优势明显

发布时间: 2011-02-23 14:31 点击次数:
  今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烟台和威海的电话区号有望统一,和大连也有可能呈现“同城”效应,城市地位得到较大提升……细解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一幅利民向好的发展画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两大国家战略傍身:烟台优势明显 
    烟台濒临渤海、黄海,拥有北、南两条海岸带,是山东省内唯一的一个特色濒海城市,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特色濒海城市之一。同时位于环渤海、东北亚等国内、国际经济圈的交汇和结合部,具有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得烟台担负起连接“两东”(山东、辽东)、贯穿“两北”(华北、东北)、衔接“两海”(渤海、黄海)、沟通“三国”(中日韩)的重任。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色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刘良忠说:“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烟台的区位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在刘良忠眼里,烟台发展经历了几个重大机遇,一是1984年烟台成为全国14个开放城市之一,另外就是高新区和保税港区进入“国家队”方阵,如今烟台全市纳入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这给烟台提供了又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一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以济南、青岛为双中心,而蓝色经济区建设则给烟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经济的机遇。借助这个政策优势,烟台的城市地位和城市形象都将得到提升。 
    同时,这也给烟台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最好的机会。“蓝色经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模式,鲜明特征是创新、科技、开放、生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要求烟台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由陆地向海洋扩展,从近海向深海延伸,注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开发和保护并重,沿海和内陆发展同步,国内和国外双向开放,各方面、各领域统筹兼顾,在海陆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为烟台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刘良忠说。 
     分享区域整体发展红利:烟威区号有望统一 
    “山东半岛在没有统进整体的发展战略之前,各市容易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较难享受到整体发展的‘红利’。统一规划后,半岛发展将以交通、电力、通讯整合为基础,呈现同城化效应。”刘良忠说。 
    省有关部门目前有这样的试点意向,就是烟台和威海统一电话区号,青岛和日照统一电话区号。往小了说,两地老百姓之间打电话少花钱,通信成本降低也将降低企业的市场经营成本。“现在上海、江苏、浙江公交IC卡都已经可以通用了,从远期来说,地区融合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有很多,同时产业发展也将从中受益。”刘良忠表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提出,要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其中烟台-威海组团,就是要加快推进烟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烟台、威海的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统筹组团内各层次城镇的发展,加强组团内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与日韩经贸联系密切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平台和我国北方富有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区。 
    渤海跨海通道建设:烟台、大连也能“同城”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中,关于渤海跨海通道建设只有一句话,但是仍然吸引了许多市民的关注。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面向21世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项特大工程。它的基本构是,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以海底隧道或隧道和桥梁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公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达快捷通道,将有缺口的C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交通,化天堑为通途。”鲁东大学副校长、烟台市蓝色经济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柳新华教授介绍。 
    在全国地图上的蓬莱和旅顺之间画上一条线路,一条贯通东北直到海南的东部沿海大通道就一气呵成,而东部沿海地区也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跨海通道从蓬莱到旅顺,直线最短距离为106公里,如果加上两端引导段,同时考虑到曲线设计等因素,估计实际长度还会适当增大。不管怎么样,这段距离都可以让烟台和大连实现同城化效应。”柳新华说。 
    根据前期研究,渤海海峡跨海工程的投资乘数结果为2.25,以该工程总投资2000亿元计,工程建设投资可创造GDP4500亿元。工程主要在山东省及所辖海域进行,建设期间对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劳动力等将产生巨大需求,这将加速山东省特别是半岛地区的发展,提高经济总量,扩大就业。参照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10年到15年大概可收回成本,大大高于一般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昂贵但“合算”。 
   长岛受益明显:大步迈向休闲度假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好几处提到长岛,明确提出要建设‘休闲度假岛’,这对长岛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刘良忠介绍。 
    长岛目前实行局部开放,全县32个岛屿中,其中仅有4个岛对外国人开放。作为全省唯一的海岛县,长岛一、二、三产业都将能够借此机遇大力发展,而不仅仅是我们印象当中的旅游产业。比如说,一产有海洋养殖,二产有加工提炼制造,三产有研发销售,三次产业将实现“齐步走”的协调景象。 
    长岛方面也提出“四个百万”的发展思路,即加快建设100万亩海底森林和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吸引100万进岛高端游客,大力推进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发。另外,规划中还明确提出要建设长岛海洋科技综合开发产业化示范基地,这也给长岛发展海洋科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编辑:文旅厅信息员  
来源:YMG记者 耿晶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