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建设50个旅游大项目,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景区集群……,省人大代表、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先运接受大众网省“两会”“请问市长”栏目专访。其中在回答广大网友关心的旅游发展等问题时表示,通过规划引领、抓旅游大项目、完善旅游功能等提高德州旅游知名度,为实现建设幸福德州目标做出旅游业应有贡献。
采访话题是由董子园旅游功能提升引发的。有网友问,董子文化街是德州旅游的窗口,可是周围的环境与着标志性的建筑群相差太远。能不能把商贸一条街修建成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大型商场加游乐场呢?让旅游购物一条龙,真正起到带动德州旅游的作用。
陈先运市长指出:董子文化街是董子园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弘扬德州历史文化为主旨,以董子读书台建筑群为主景,以儒家文化思想为主题,设有名人字画、民俗艺术、古玩玉器、美食茶艺、展厅创作室和会馆等六个特色分区,以及书画展示大厅、拍卖交易大厅等配套设施,是融商业、旅游、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精品工程。目前,已成为我省、我市艺术家的重要活动场所,德州及周边地区群众旅游休闲、文化交流、购物娱乐的好去处。
德州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目前共拥有A级旅游景区20处,其中AAAA级景区4处(皇明太阳能博物馆、庆云海岛金山寺、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董子园风景区);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1处。关于未来德州旅游的开发,主要抓四件事: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定位上,围绕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会议会展三大功能,着力打造中国太阳城,建设齐鲁燕赵文化融合之都、田园牧歌休闲胜地、北方会议会展名城。在布局上,打造“一心一轴两翼”。“一心”,即中心城区,突出齐鲁燕赵文化融合,再现运河商埠繁荣,打造鲁冀晋豫和京津及环渤海经济圈重要旅游目的地。“一轴”,即京沪高铁、京福高速沿线区域,建设“旅游景观长廊”,拓展成为“山水圣人”旅游线路的组成部分。“两翼”:以黄河、运河文化为主线,建设文化景观集群、动漫影视基地、生态疗养园区,开发燕赵文化、隋唐文化、忠孝文化、世家文化、商埠文化;建设景区板块组合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开发红色文化、市井文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
二是抓好旅游大项目。从去年开始,我们启动了“旅游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设50个旅游大项目,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景区集群。近期,重点抓好黄河国际生态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古运河开发等景区、景点的建设、改造和提升。
三是完善旅游功能。以建设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好文章。吃这个方面,主要以以德州扒鸡等本地特色美食为龙头,挖掘、创新传统美食,打造“美食德州”品牌。住这个方面,制定旅游饭店发展计划,鼓励发展星级酒店,形成高中低档齐全、布局合理的结构体系。行这个方面,主要是加快京沪高铁、德滨高速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铁路、公路客运、济南机场专线班车、城市公交、出租车等旅游交通功能,搞好通往景区的道路建设,形成省际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游这个方面,主要是完善精品线路,依托“中国太阳城”品牌,推出低碳之旅;依托禹王亭、董子读书台、苏禄王墓等古迹,推出历史感悟之旅;依托“德州扒鸡”品牌,推出美食之旅;依托皇明、古贝春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出工业体验之旅;依托唐枣生态观光园等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出休闲生态之旅。购这个方面,重点是抓好旅游商品开发,设立旅游商品专卖店,确定特色旅游商品购物街、定点生产厂家,并纳入旅游线路重点推介。娱这个方面,主要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艺术,策划高水平文艺演出,再现大运河漕运时期“五方杂处、风情万种、三教九流、江湖百戏”的繁荣景象。
四是强化宣传促销。深入开展“百万德州人游德州”、“到山东观光旅游,从德州开始”、“打造济南休闲后花园”三大活动,提高德州旅游知名度。全面加强与环渤海、黄三角、济南都市圈及周边城市的合作,联合推广旅游产品,倡导互为旅游目的地、客源地。指导各旅游企业做好产品营销,形成政府、企业联手推动、联合促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