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作为迎接好客山东贺年会的重要部分,鄃城公园近期开园,为贺年会增添重要色彩。
鄃城公园是在老汽车站的位置上改建而成的,位于中山路中路南端(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界处),总面积35亩。由夏岩造园艺术集团规划设计,苏州吴中环太湖生态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开工。
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夏津西汉初年始置“鄃县”,故公园由此得名,在规划设计上充分结合千年古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规划布局形式,通过古城墙遗址景观、传统剪纸景墙、历史家《十六国春秋》编者崔鸿的碑拓、民间艺术文化长廊以及雕塑小品(四龙戏水雕塑、鄃城八景的图腾柱等等)的设计建造,打造文化底蕴深厚及原始、生态、古朴、自然的园林景观。在勾勒园区时,挖掘本土文化来塑造每一个节点,将千年古县—-夏津的地方古遗址文化、民族文化及民间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使之园区内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古朴自然的原始生态景观,游客到此如同穿越千年回到“鄃县”流连忘返。
总体布局:园区整体划分为一轴、一带、三区
1、一轴是指东西景观轴线(贯穿入口主题广场、剪纸艺术广场、夏津历史沿革展示广场)
主入口雕塑广场:广场中心以四龙戏水为主体,两侧利用以风青水碧、天蓝地绿为底色,浓缩鄃城八景的图腾柱,进而迎合鄃城文化的主题。
剪纸艺术广场:广场通过夏津传统工艺“剪纸”的形式,以 “福、禄、寿、喜”为题材的雕塑小品,来展示夏津独特的剪纸艺术景观。
夏津历史沿革展示广场:以竹简为载体,通过他将“鄃县”到夏津县命名由来得以体现,进而将原始生态、古朴自然的主题展现的淋漓尽致。
2、一带是指古遗址残垣断壁景观带:把千年古县其历史文化用写实的手法来展现给继往开来的夏津人民,以夏津古城遗址,白龙王庙村汉墓群中的青铜、陶艺制品、夏王窦建德的兵站、点将台等历史事件及人物题材为载体来勾勒沧桑之夏津。
3、三区是指民间艺术文化区、民俗艺术活动区、原始丛林漫步区
(1)民间艺术文化区由民间艺术文化长廊、舞狮广场、白玉鸟展示区组成
a、民间艺术文化长廊:将木板大鼓戏、吹腔戏、戏高跷等民间不同的艺术聚集一起,形成“百花齐放”艺术观演长廊;
b、舞狮广场:挖掘夏津历史上传统文艺活动“狮子舞”的粗狂豪放来体现当地人民“民性勇直”的特点,通过这一特色而演化而来的雕塑广场
c、白玉鸟展示区:通过建造的雕塑小品,把夏津特有的白玉鸟展现给广大游客,让人们了解和认识白玉鸟,并将生态景观与游人互动相结合。(白玉鸟体型健美,略长于云雀,善啼,其啼声清脆婉转,久喂后可仿人吹口哨。)
(2)民俗艺术活动区:将中国传统文化祥云融入广场其中,在结合本土民俗文化来设计,由大地延伸出座椅与铺装树池相结合,最终形成大地艺术景观,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场地。
(3)原始生态丛林漫步区:运用古树根雕、园亭营造一片青葱绿野的原始生态丛林,使之感受一番心胸坦荡的原始丛林景观。
公园内景色使之游人达到步移景异的整体效果,在畅游园区时人们或欣赏古城历史文化;或携音响婆娑起舞,引吭高歌;或漫步原始丛林中,吟哦树下,将粗犷豪放的民俗文化特色体现的淋淋尽致,最终使得游客领略夏津的沧桑历史。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