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金秋时节果蔬香,宾朋云集尝美食 美食节--烟台旅游的靓丽名片

发布时间: 2010-09-28 10:49 点击次数:
    金秋时节果蔬香,宾朋云集尝美食。备受关注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美食节,9月23 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位于烟台旅游大世界的美食节展区一时间成了美食的海洋、游客的盛会。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展区内外人流如织。 开幕的第三天,就已经有 10多万游客和市民前来品尝美食,美食节又一次把烟台旅游推向一个高潮。
    为全面了解美食节对烟台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记者走访了美食节组委会负责人、烟台市旅游局局长尹国文。尹局长高兴地告诉记者:国际美食节在发展烟台经济、 繁荣旅游市场、 弘扬鲁菜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美食节已成为烟台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发展产业经济的重要举措
    回顾美食节的发展历程,餐饮美食对烟台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 社会效应和产业效应,有目共睹。以本届国际美食节为例,美食节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泰国、法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参会参展。
    记者在现场摊位上看到,泰国昆虫宴、土耳其烤肉、印度飞饼、台湾蚵仔煎、香港撒尿牛丸等来自各地的美食争相亮相,使游客流连忘返。美食节不仅为海内外餐饮企业提供了广泛接触和了解餐饮加工先进技术的机会,而且也为烟台促进餐饮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无限商机。
    美食节进一步拉动了烟台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届美食节都吸引大批参展商、代表团和海内外游客,参与观众及游客总数累计达百万人。美食节期间,烟台市的主要饭店食客爆满,旅游景点游客如潮,会展广场人山人海。庞大的客流量有力刺激了消费,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人气旺盛,业务量大幅度增长,为烟台市酒店、旅游区点、旅行社、餐馆、茶馆、 商场、 咖啡厅、 酒吧、 出租车等行业增加了丰厚的收入。以旅游饭店为例,美食节期间,各主要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超过 80% ,部分饭店高达90% 以上。参展的各旅游饭店广场和展馆内直接销售额平均每天都在数万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在 2008 年第三届烟台国际美食旅游节期间,前往主会场参观和就餐的人数达30 万人次,各分会场人流量超过 20万人次,参与企业营业额近1000万元。
    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途径
    城市旅游形象是一笔不可低估的无形资产。 一个城市的旅游形象,除了需要现代化的市政设施、市容环境来支撑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它独具特色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美食节通过各种形式的餐饮文化活动,把烟台深厚的鲁菜文化底蕴和内涵,展现在了广大参展商和游客面前,极大地提升了烟台城市旅游形象的品位。这种无形的宣传,为烟台城市旅游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烟台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更加深入人心。
    十年的持续打造,一届届主题多元、 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美食节庆活动,提高了烟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烟台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历届参会参展参赛代表和海内外游客光临烟台,对烟台旅游、 餐饮、 城市面貌、经济发展、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有了亲身的了解和感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良好的口碑对塑造烟台的旅游形象,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届美食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来自海内外多家媒体的记者莅临烟台,对美食节盛况进行了大容量、高密度、立体化的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国际美食节和烟台的海内外影响力。
    增强烟台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美食不仅仅是一个餐饮的问题,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烟台是鲁菜的发祥地之一,鲁菜文化源远流长。2001年 10月,中国烹饪协会将“鲁菜之乡”的桂冠授予烟台市福山区,有力地证明了烟台在中华美食中的地位。1000多年的鲁菜文化历史,是烟台宝贵的资源财富和独特的比较优势。烟台把国际美食节作为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使以美食资源为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并受到海内外广大游客的青睐。美食节的规模和影响也逐年扩大,由原来区域性的美食节延伸至全国大部分省、市、 自治区及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为烟台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了国家旅游局、中国烹饪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一致好评。美食节通过举办海内外美食集中展示、中华鲁菜技艺大赛等活动,吸引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展示了烟台美食的实力,从而进一步确立了烟台“鲁菜之乡”的地位。
    与往届美食节相比,此届美食节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大众性和群众广泛参与性,美食节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节日,旅游的盛会。市民刘先生和老伴告诉记者,他们从上午8点逛到下午4点多,也没觉得累,好吃好玩的太多了。河北沧州的天然无核枣、北京的烤鸭、四川的腊肠,琳琅满目。他们还参与了抻面表演,好玩又长见识。
    此届美食节还完善了流通功能和交易功能,参展的美食生产商与采购商等可以“零距离”接触,内外联动,共同发展。
编辑:文旅厅信息员  
来源:大众日报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