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美食节进入第四天,吸引了数万名市民争相去一饱口福。在本次美食节上,许多市民惊喜地看到,国内外知名美食应有尽有。然而,也有不少市民心存遗憾:美食节上美食种类固然不少,可烟台本地的美食却不多。
不少市民说:“咱烟台也有不少让人叫好的美食 ,为啥不到美食节上露露脸呢?”
现象:外地美食唱主角 烟台美食哪里去了?
无论是参展商还是市民,说起对本次美食节的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规模大、品种全”。确实,第四届中国国际美食节和前三届相比,是最大规模的一次美食盛会,不仅荟萃了全国各地各种风味的美食,还有来自韩国、法国、马来西亚、印度、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食。连日来,记者在美食节现场看到,北京老三件、台湾的蚵仔煎、铜锣烧、泰国昆虫宴、印度飞饼、朝鲜族打糕……海内外各种特色美食齐聚烟台,成为美食节的一大特色。
“美食太多了,这几天真是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市民孙先生在芝罘区开了一家小餐馆,连续4天,天天泡在美食节现场。用他的话说,“这次来主要的目的就是取取经。”不过,孙先生在满足之余,也稍微感到有些遗憾,“你能想得到的美食,这里全都有,可是,咱们烟台本地的美食就不太多了。”
和孙先生一样,不少市民在逛了几天的美食节后,或多或少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其实咱们烟台的美食一点都不少,烟台焖子、福山拉面、蓬莱小面、鲜鱼水饺……可能是我没看仔细吧,反正这几样我是一个都没瞧见!外地人要是不知道,还以为咱烟台根本就没有美食呢。”
原因:宣传意识淡薄还是没必要在家门口显摆?
事实上,正如一些市民所说,烟台的美食一点都不少,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名,比如烟台焖子和宁海脑饭。在本次美食节上,宁海脑饭作为烟台本地美食的代表,着实热闹了一把,宣传力度很大,人气也很旺。连续几天,宁海脑饭的展位都可以说是几个最火的展位之一。
然而,抛开宁海脑饭,本届美食节上还有没有别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烟台本地美食展位?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十位市民,大家的回答出奇地一致,“还有别的烟台美食展位吗?可能我没看见吧?”
那么,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使得规模如此之大的国际美食节,却难觅烟台本地美食的踪影呢?一位张姓餐饮业内人士表示,他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烟台本地美食餐饮业不是很重视品牌宣传,很多都是处于小打小闹的层面上,没有抱起团来,这样下去,想在全国创下叫得响的品牌,根本不可能。
还是以“宁海脑饭”为例。这个已经失传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烟台本地美食,之所以重新焕发了生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宣传的力度加大了。据了解,牟平区正在筹划把“宁海脑饭”完整挖掘,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这步棋真能顺利走好,“宁海脑饭”就将成为烟台的特色餐饮品牌,它的品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也将进一步增强。
另外,参加美食节的参展商,尽管把主要目的放在树立品牌、开拓市场这个层面,但能在美食节上获得多少利润也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由于第四届国际美食节在烟台举行,而不少烟台美食在大街小巷就可以吃到,因此,有的本地餐饮企业认为,参加美食节对于促进销售没有多大作用,因而也就缺席美食节了。来自莱阳的参展商赵先生表示,有的市民逛美食节,无非就是尝个新鲜,对于司空见惯的烟台本地美食,自然不会投入太多热情。
美食节持续营业至10月7日
又讯(YMG记者刘军) 昨日下午,美食节的特产区(B区)、酒店展示区(A区)等室内展位正式撤展。对参展商家来说,本届美食节收获丰厚。四天下来,展商收益448万元。
从大连来烟参展的王先生,此次带来的展品是哈尔滨红肠。上一届美食节,他也参加过,对本届参展的情况,王先生连说了好几个“没想到”。 “真没想到,本届美食节上的销路会这么好,四天之内,每天销售额都保持在14000元以上。”王先生说,这很罕见!在大连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节,日销售额过万的寥寥无几,达到1.4万的还没有过。
日销售额过万的,还有一家经营云南咖啡的商家。经营者沈先生告诉记者,美食节开幕第一天最火,当天销售额达13000元,平均下来每天过万元应该没问题。
对此次美食节的评价,沈先生认为,展会对展商的照顾还算周到,饮食、卫生、安全等都做得比较好。“整体也比较规范了,展商仅需把商品展示好,卖好就行了,没有其他顾虑。”沈先生如是说。
据旅游大世界的初步统计,仅B馆特产展区,每个展位每天平均营业额在7000元左右,60多家展位,四天至少有168万营收入账。除了室内的,室外摊位的四天收入同样喜人。据美食节相关负责人夏本玲介绍,室外摊位的日平均销售额在3000元上下,按照233个摊位计算,至少共有279.6万元入账。“这样算下来,除了A馆的酒店形象展示区外,B馆加室外展区的展商在四天共有448万元收益。”夏本玲说。
虽然室内馆关闭了,但室外的233个摊位仍将营业,一直持续到10月7日。
据了解,为迎接国庆节的客流高峰,这些摊位将增加新的小吃品种,原设在国际博览中心的部分展位也将迁至旅游大世界。
10款菜获特色菜品特金奖
有7款是咱烟台大厨做的
又讯(YMG记者徐睿) 9月24日、25日两天,中国特色菜品大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选手齐聚一堂,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0件参展作品脱颖而出,获得特金奖。
获得特金奖的作品分别是:烟台东方明珠大酒店孙华峰制作的“葵花鱼米”、烟台中心大酒店迟文智制作的“牡丹鲜鲍”、烟台华侨宾馆孙举生制作的“彩蝶鱼米”、烟台小锅灶婆婆熬鱼餐饮有限公司程佳制作的“红酒牛尾焗鲜鲍”、烟台中心大酒店吴玉刚制作的“菊花鱼脯”、烟台东方明珠大酒店杨晓制作的“富贵鱼圆”、东营大明大厦孙志余制作的“百财海参”、临沂荣华大酒店尹惠君制作的“琅琊一品甲鱼糁”、东营喜文化餐饮有限公司张维杰制作的“金牛踏海”、烟台望海宾馆史绍楠制作的“国魂太极图”。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