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文博会济宁会场——旅游展馆丰富多彩 民间艺人现场亮绝活

发布时间: 2010-09-22 08:57 点击次数:

    9月21日,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济宁会场)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开幕。作为本届文博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0山东省旅游商品博览会为参观者展现了来自省内各地的旅游品牌和民间手工艺品。旅游商品博览会的展览馆以会展中心的东展馆为主,一楼展示了旅游景区、景点推介,设特装展区;二楼为2010山东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暨第八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及旅游商品展示交易区,设标准展位。与以往相比,本届参展的旅游景区更具有地方特色,而在二楼的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则成为展区内的一大亮点。 

    旅游元素特色鲜明
    21日上午,文博会刚刚开幕,东展馆的旅游展区内已经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在一楼,来自济宁12县市区的展台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旅游品牌。其中,作为济宁会场的东道主,曲阜市隆重展出了曲阜孔庙木雕微缩景观,该微缩景观长18.7米、宽5.3米,其中大成殿按1.2米高度雕刻,整个模型由广西楠木、沙比利木和椴木搭配雕刻而成。在木雕景观内,整个孔庙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尽收眼底,各类殿檐斗拱被刻画的惟妙惟肖,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合影留念。梁山特装展区在文博会上搭起了豪情满怀的 “水浒寨”,并献上了精彩的“好汉大聚义”等精彩文艺演出,将武文化、酒文化和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水浒文化的鲜明特色。在水浒寨里,英雄们还向参观者们展示了梁山功夫、表演了“杨志卖刀”等故事章节,观众对精彩的节目报以热烈的掌声。来自嘉祥的展区则以石雕文化为主,突出了嘉祥特色。微山县设计制作的旅游特装展区以生态之旅—中国荷都、红色之旅—铁道游击队故乡、渔家风情之旅—北方水乡、历史文化之旅—微子故里、梁祝故乡为主,同时大量运用声、光、电设备全方位展示了微山的特色旅游资源。佛都汶上则把佛教文化和宝相寺景区作为展览重点,在展台的正中央处是一座五六米高的佛塔模型,同时还展出了菩萨塑像等珍贵的佛教圣物,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任城特装展区则以 “汉唐古风、生态任城”为主题,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任城区的历史古迹和民俗艺术。在金乡旅游特装展区,羊山景区全景沙盘则展现了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邹城市则以孟子文化作为参展的主题,展示了孟子的文章的书法、篆刻艺术。兖州旅游特装展区以“文化名城”和兴隆文化园规划建设为重点,展示了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兴隆塔地宫出土佛教圣物等。以泉水闻名的泗水县旅游展区内,形状各异砭石、陶器成为泉水外最引人注目的一景,许多参观的市民和游客都前往询问工艺品的质地和价格。同时,当地出产的板栗、黄金梨等农副产品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会展比往届更细致

   “今年的文博会比往届更加细致了,多了不少人性化的设置。”来自滨州的参展商张先生说。他说,这是他第二次来济宁参加文博会,带来了以苹果葫芦作为原材料的工艺品。他说:“今年文博会开始前的一个多月,我的手机时常会收到文博会主办方发送的短信,提醒到曲阜的乘车路线和近期的天气,让人很受感动,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却让我们这些参展的客商感受到了关怀。同时,能在曲阜参加文博会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旅游机会,昨天我和其他参展商一起游览了三孔,感觉济宁人民真的非常重视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能够在孔子故里参展我们感到很高兴。”
    来自潍坊的参展商刘先生说,这次也是他第二次参加文博会,他带来了木质雕刻工艺品。在问到参加文博会又怎样的感受时,他说:“能够参加文博会对我们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把我们当地的旅游工艺品推介出去,今年的文博会在组织上比上一届显得更协调有序,展台的设置也比去年更合理,今天一上午我就收到了好几份订单。”

    民间手工艺制作成亮点
    在会展上,与旅游景点同时展出的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成为本届文博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工艺大师的精湛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一处摆放着的虎头帽、虎头鞋、香荷包等传统布制品的展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制作这些传统布艺品的是来自泰安市民间手工布艺品第六代传人李宗香。她说,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手工缝制虎头帽、虎头鞋、布老虎等传统民间布艺品,相继开发出了民俗服饰虎头鞋、虎头帽、荷包等10余个系类20多个品种,并荣获泰安市第一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泰安市第五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铜奖,被列为新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宗香告诉记者,她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每件布艺品的制作都要经过好几十道工序,手工纳底要求每平方寸纳81针以上,而且能纳出一字、十字、花针三种花样来,针码间距要求齐整。“来参加文博会济宁分会场,就是想展示自己的布艺品,通过这个平台结交更多地手工艺者。” 在文博会另一处展台,一位手执毛笔的老人被围在中间。这位老人向围观者称,在场的不管是谁,只要随意说出一句话来,他立即就能说出这些汉字的笔画;或者写出多组四位数,他能迅速说出它们的和。他就是来自安丘的奇人张锡文。张老先生独创了正反双“寿”字,并且用双手同时一挥而就。他创作的“寿”字,叫“九九鸳鸯寿”。他介绍,整个双寿左边为正书“寿”字,属阳,代表男性;右边为反书 “寿字”,属阴,代表女性。” 在不远处的另一处展台前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把玩自己的砚台。他手中所拿的是砣矶砚。该砚台的原材料产自烟台市长岛县。岛上出产的砣矶石属浪蚀多带绢云母千枚岩,内含云母、石英、绿泥石和多种矿物成分。利用砣矶石制砚,名为砣矶砚,早在北宋熙宁年间就开采研制,距今已有近1000年历史。他说,在刚开始只是加工一些方形的砚台,但从小喜欢书法绘画的他,逐渐开始根据不同的砚石材料,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龙、凤、山、水刻上砚台,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
    有谁能想到,在一个小玻璃鼻烟壶内可以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出来?在文博会现场,遇到了从事内画创作二十余年的孙启峰。他说,内画起源于清朝,就是用特制的笔,在鼻烟壶内反向作画,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现代内画有京派、鲁派、冀派三大创作流派。经常有人以 “内有乾坤”一词形容内画艺术,能在空间如此狭小的鼻烟壶内施展拳脚,进而描绘出洋洋大观的景致来,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创举。 孙启峰是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会员,从事内画创作二十余年。 “很高兴能来参加本次文博会,希望自己的艺术品能为山东的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文旅厅信息员  
来源:都市晨刊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