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垂柳、小桥流水……一派古色古香的台儿庄古城令人犹如置身金庸小说一般。
资源并不突出的枣庄,一跃成为国内游客关注的"旅游城"、"天下第一庄"。
除了台儿庄,枣庄市近两年还着力抓好微山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山亭区山水生态游、山乡民俗游,峄城区冠世榴园生态旅游,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红色旅游,滕州市盈泰温泉休闲旅游等,亮出"温泉度假基地、生态湿地之乡"的招牌。进而融入"大泰山"、 "大孔孟"、"大运河"的旅游新格局,进一步丰富"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内涵。
市长上阵抓“二日游”
7月6日,省旅游产业协调推进组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召开。枣庄市副市长陈爱莉开腔道:“我们枣庄没有泰安大,也没有泰山名气高,但在当前旅游业发展中,我们也算是一个后起之秀。”
让陈爱莉“底气足”的原因之一,便是该市近两年着力打造的“枣庄二日游”,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效。枣庄为此还成立了“枣庄二日游活动领导小组”,由市长陈伟任组长,亲自安排部署相关活动的开展。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资源禀赋并不出众的枣庄精心运作,谋划旅游市场营销新模式。他们提出“建立渠道、完善功能、规范市场”三大重点和“提高游客过夜率、拉动综合消费”的设想。自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销“枣庄二日游”。
根据城市距离、交通方式、人口、经济总量、出行习惯和“二日游”自身的特点,枣庄市把重点城市分为三级客源市场。在全国选择了66个主要客源城市,分别安排枣庄各部门,分头对其宣传推介“二日游”。打出“微山湖畔又见千年古城台儿庄”、“天下第一庄”、“枣庄二日游”等旗号。各责任单位还与大型组团社加强对接,搭建稳定的客源渠道。
出门推销千次换来旅游专列
截至目前,枣庄市共赴各客源城市宣传促销1000余次,举办各类宣传推介活动2000余场次。如此高密度的宣传促销终于结出硕果——仅2010年以来,就有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5市旅游专列开来。连云港、临沂、青岛、北京等30座城市开通“枣庄二日游”直通车。
“对我来说,现在最操心的就是住宿配套问题,尤其是熟人打来订房电话却解决不了。”枣庄市旅游局局长刘中波10日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枣庄旅游热带来了“一房难求”“一车难求”。
台儿庄古城重现是抢出来创出来的
除了在营销、 宣传方面的成 功,令枣庄旅游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还有一桩事,那就是台儿庄古城的恢复和开发。
台儿庄古城二战前曾完整存在,后被日军炮火摧毁,目前有的现存建筑上,还留有当年激战时的累累弹孔。山东旅游圈内至今盛传这么一个“段子”:为恢复古城旧貌,作为一市之长的陈伟,曾经多次前往实地考察,拜访了当地所有年龄大的居民。哪儿有座庙,哪儿有座桥,一一落实、修正;他甚至动用各种人脉,到北京乃至国外的图书馆,参考各种有关运河的资料,为重建寻找依据。
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以“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大战文化”为核心,2008年4月,枣庄市正式启动了古城重建工作。关于重建历程,陈伟曾有过这样的感言:“台儿庄古城是在浴火中重生的城市,而这座古城的重现却来之不易。可以说,这座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换出来的。”
台儿庄古城恢复重建,使得千年运河上多了一处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以及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处明清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还有一处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
民俗游休闲游这些创意是逼出来的
除了台儿庄,枣庄市近两年还着力抓好微山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山亭区山水生态游、山乡民俗游,峄城区冠世榴园生态旅游,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红色旅游,滕州市盈泰温泉休闲旅游,以及市中区中兴公司工业旅游等,亮出“温泉度假基地、生态湿地之乡”的招牌,进而融入“大泰山”、“大孔孟”、“大运河”的旅游新格局,进一步丰富“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内涵。
熟悉枣庄旅游的一位当地人士对记者说,枣庄市搞旅游,是逼出来的。该人士介绍,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近年来枣庄市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伴随一些煤矿关闭,预计10至20年中,将有20万人需要转岗。面对这一现实,枣庄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大力实施城市转型战略,即打好发展煤化工、发展文化旅游、加快城市建设“三大战役”。前者可以富财政,但解决富民问题却只能依靠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枣庄二日游”成了一个突破口。
2009 年,“二日游”为枣庄引来25万过夜游客。在此之前,在该市过夜的游客全年还不到1万人,不及现在每周前来旅游过夜的游客数量。如果按每人在枣庄消费800元钱来计,带来的直接消费近2亿元。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