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在山东枣庄召开,作为分会场的东道主,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在陪同考察台儿庄古城时,向省政府有关领导、省旅游局及全省17地市旅游局的专家学者们介绍了台儿庄古城的开发和建设情况。
25日下午,陈伟在淅淅沥沥秋雨中,“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台儿庄古城的建设情况。他说,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把这座明清时期繁华似锦的城市夷为平地。枣庄市委市政府花了三年时间对它进行挖掘、抢救、调研和查证,从不同渠道,参考各种文献资民间传说,以及大量散落在民间的物什器皿,遵照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尽最大限度地还历史上的“天下第一庄”以原貌,今天大家看到的这座古城,它不是随便的重建,是按照历史真实的原貌进行重建的,而这座古城的重现。陈伟称这座古城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一座抢出来的、逼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换出来的”的古城。
陈伟解释说,所谓抢出来,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历史遗迹都会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挖出来,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创出来,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逼出来,是枣庄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为转型而不得不做。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文化旅游是三大战役之一,而台儿庄古城的恢复重建,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节点,是迫不得已之法;换出来的,是指动工之前,陈伟请枣庄五位民营煤矿公司的老板吃饭,提出希望他们各自出10万吨煤入股,投资开发台儿庄运河古城。用50万吨煤换出来的一座千年古城,政府没有掏一分钱,由枣庄的5家地方煤矿一家拿出10万吨煤,在通过土地运作、资本运作,建成目前已接近近50亿资产的台儿庄古城。
陈伟表示,枣庄发展旅游的基础差、起步晚,和兄弟市相比还用很大差距,旅游业的发展只是刚刚起步,希望大家考察后,多对枣庄的旅游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枣庄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他称要游客来旅游得需要理由,来台儿庄古城旅游,陈伟给出四个理由。一是要想看全世界最多的二战遗址要到台儿庄来;二台儿庄保留了运河上仅存的最后三公里古河道;三是台儿庄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活着的标本和活化石,台儿庄是目前发现的八种文化融于一身的古城,在运河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大家要想了解什么是运河文化,到台儿庄看看就会有感性的认识;四是台儿庄水系丰富,有7公里的水街、水巷,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座摇浆游全城的古城,到台儿庄任何一个景点都可以坐船不用走路。
台儿庄古城自2008年开始规划设计,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现在的56处历史遗存和重现当年的“天下第一庄”繁盛,枣庄市长陈伟亲自主持,规划方案几易其稿。现台儿庄古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现已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古城规划设计建设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台儿庄古城是千年运河上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以“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大战文化”为核心,于2008年4月正式启动了古城重建工作,一期工程已于今年的5月1日开门迎客,截止目前,已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2009年,台儿庄古城被国台办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