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济宁市中区全力打造旅游目的地 加快建设运河之都历史文化名区

发布时间: 2010-05-06 09:45 点击次数:
    济宁市中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放到全区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充分发挥济宁市核心城区优势,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先导,以塑造运河之都品牌为核心,以打造大济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加快建设运河之都历史文化名区。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宽广的视野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
    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必须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发展理念,以大视野谋求大发展,以新思路实现新跨越。牢固树立“大旅游”意识。旅游的内涵不仅仅是游览观光,还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我们将依托城区丰富的旅游服务设施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餐饮、演艺、娱乐等行业,扩大购物、娱乐、餐饮等收入,努力消除旅游要素的短板现象,延长游客在城区的游览时间,努力让游客吃在中区、住在中区、娱乐在中区、购物在中区,形成旅游规模经济。牢固树立“大济宁”意识。打造旅游目的地,要跳出中区、立足济宁,从全市乃至周边区域的角度谋划和推动旅游业发展。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施“借景组团”,以市中区为圆心,充分利用全市的旅游景点资源,拉开旅游半径,加大与周边县市区旅游线路的链接和加盟,走组合发展的道路,逐步将市中区打造为曲阜、邹城、汶上、微山、梁山等全市的旅游集散地,努力形成覆盖济宁市与兄弟县市区融合共兴的新格局。牢固树立“大产业”意识。文化旅游产业延伸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宽,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甚至社会事业都密不可分。坚定不移地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加大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教育产业、品牌商贸业、会展业经济的互补联动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提升相关产业乃至社会事业的发展,推进都市型产业发达区、民生殷实首善区、宜居宜业新中区建设。 
    二、进一步优化布局凸显特色,全力建设运河之都历史文化名区
    新修编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提出将济宁城区定位为体现“济州古城、运河之都”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区,我区紧紧围绕这一科学定位和目标要求,委托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编制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三大板块展开布局。
    一是运河核心景区板块。我区是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具有发展运河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组建了市区两级运河核心景区改造工程指挥部,东大寺于2009年5月1日对外开放,被评为全国3A级旅游景区,南岸街外立面改造工程、灯光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清平巷、竹竿巷、南岸街道路及景观改造工程已经启动,正在抓紧调整提升经营业态。我们将以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为依托,举全区之力推进运河核心景区开发,更好地推进文化、景观、产业互动发展。对太白楼、铁塔寺、声远楼、吕家宅院等古迹文物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机整合。规划建设浙江会馆、运河河道总督衙门、乔羽艺术馆、西大寺、运河博物馆等一批运河文化特色景区,凸显运河古城特色风貌,把运河核心景区建成全国著名的运河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二是运河走廊板块。老运河贯穿城区,在城区西部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相连。我们将充分利用运河资源,做足做好运河旅游这篇大文章。在沿老运河两岸规划建设观光景观带,建设运河水上旅游、运河美食街、运河风情街等一批观光项目。在城区西南部,启动建设以王母阁湖为主体的南池公园。抓住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机遇,规划建设大运河旅游码头等旅游设施,重点抓好运河入湖口湿地公园建设,努力建成省级生态公园。三是观光体验农业板块。紧紧围绕依托城市、服务居民,以喻屯镇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为城乡居民和游客提供洁净、优美、自然的休闲度假服务,让游客亲近农业、体验生活、回归自然。
    三、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科学跨越发展
    完善的机制和政策是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探索促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机制政策。一是完善投入机制。在加大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遵循“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引导支持国内外大型文化旅游集团来我区投资。根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旅游产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充实《市中区旅游项目推介书》,策划一批大项目和精品项目,做到策划包装一批、强势推进一批、提升改造一批、竣工见效一批。二是完善营销机制。建立健全市中区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告、宣传册、公共关系、节事活动等多种营销途径,加快完善网络系统、媒体系统、市场网络体系、旅游产品信息体系,塑造与市中区城市定位相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引进发展知名旅行社,开发旅游信息网。三是完善扶持机制。加大扶持骨干企业力度,支持 “小苏州工艺礼品有限公司”、“黄河礼品行”、“金宝迪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等,采取集团化建设、集约化经营,努力使其做大规模增强实力。抓好旅游产品开发,研发生产一系列彰显运河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形成上档次、上规模的旅游商品,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编辑:文旅厅信息员  
来源:济宁市旅游局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