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沿海,分布着太平湾、龙口湾、庙岛湾、套子湾、芝罘湾、四十里湾、丁字湾等七处面积较大的自然海湾,是经济发展由陆地向海洋跨越的前沿。 烟台市将把七大海湾开发作为打造蓝色经济区的主要亮点,作为拓宽发展空间和展现城市形象的主要区域,真正把海湾打造成为发展蓝色经济的战略依托湾、产业依存湾和生态涵养湾。重点推进以牟平滨海开发为重点的东部新城建设,加快北部和南部沿海产业带开发,形成“一城两带”开发格局。
龙口湾推进龙口人工岛群
龙口湾指的是龙口屺姆岛西南方向海域。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烟台市将着力推进龙口人工岛群建设,年内开工建设部分临时道路、围堰;到2012年,完成围填海工程10平方公里;到2016年,完成填海工程35.23平方公里。
推进该处海域招远滨海科技产业园建设,年内争取龙口湾区域用海规划(招远部分)报告得到国家审批,完成3条主干道及绿化工程,启动建设一级渔港,新建海洋牧场1200亩;到2012年,完成近岸2个人工岛约7万平方公里的填海,完成一级渔港建设,建设海洋牧场2600亩;到2015年,完成4个人工岛的12.15平方公里填海工程。
丁字湾打造半岛一体化发展对接点
丁字湾濒临青岛即墨和烟台海阳、莱阳两市三县。山东南部滨海大道横穿此湾,建设中的海即大桥连通山东半岛东南沿海。
烟台市将着力推进丁字湾一体化综合开发,建设丁字湾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成青、烟、威三市“后花园”和半岛一体化发展的对接点。依托海即大桥建设,加快海阳周边区域开发,建设莱阳南海新区,年内启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海即大桥建成通车;2012年,完成海阳新鸿基旅游、东方海洋娱乐等项目一期工程和游艇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莱阳南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全面完成新鸿基旅游、东方海洋娱乐等项目建设任务,南海新区基本建成约3万人的居住新区。
四十里湾建设近岸旅游区和渔业区
烟台港东水道以南、烟台港牟平作业区外航道以西的海域被称为四十里湾。西起市区滨海广场的滨海中路、东至滨海东路牟平区入口处的滨海大道绵延分布在该处海域,是我市的一条重要的旅游观光路。
去年1月实施的《烟台市海洋功能区划》将四十里湾划分为“近岸海域旅游区和湾内渔业区”,市海洋与渔业局将进一步对近岸海域旅游区细化近岸亲水区、海水浴场、旅游观光通道等规划;对渔业区重点规划网箱养鱼区、底播增殖区、休闲渔业区等渔业用海方式。
今年,烟台市将加快养马岛及前海地带开发、金山港地带开发等工程,年内完成吹填造陆2.07万亩,配套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莱州太平湾建成全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
烟台市区有个太平湾,莱州西部和南部海域也被称为太平湾。据了解,该处海域年内规划报批新增用海4.5万亩,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到2015年,规划新增用海18万亩,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吨,风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建成山东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
庙岛湾推进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开发
长岛庙岛之东、北、西三侧,均有一些岛屿分布,它们围成一个半圆形,形成了一个阔大的海上塘湾。这里将打造成为蓝色经济区的主要亮点。加快推进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开发;加快蓬莱大金重工自用码头建设,2012年前开工一、二期项目,逐步形成泊儿沟大型造船重工产业配套港池。
芝罘湾拟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
芝罘湾指的是从东口东至烟台山的海域。这里拟建设3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争取在2012年底建成一期工程,根据建设进度相继开工二、三期工程,将芝罘湾打造成旅游休闲的胜地。
套子湾发展大型临港加工制造业
从大季家东至芝罘岛被称为套子湾海域。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指开发区大宇造船海域以西部分。套子湾范围将依托港口物流功能,建设化学工业园、船舶工业聚集区和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发展大型临港加工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