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7日省委、
省政府正式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5月4日,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就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做出重要批示:“我市应把旅游业放到支柱产业的突出位置,从这样的高度研究政策,谋划项目,完善措施,创新机制,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委《意见》,济宁市旅游局将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推动我市由观光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由单体发展向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转变,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一、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省委《意见》提出了“大企业大项目拉动”战略,要求“在山水圣人、黄金海岸两大骨干线路,抓好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培育一批现代旅游产品。”这对我市的项目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抓好项目建设,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创意规划生成项目。针对城区旅游弱的状况,启动《济宁市城区旅游发展规划》、《济宁市城市休憩带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围绕河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启动《济宁市自驾车旅游规划》编制。推动曲阜、邹城、汶上、鱼台、金乡等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推进微山湖湿地等重点旅游项目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创意规划推出一批适应旅游形势发展的新项目。二是策划包装特色项目。对优势资源,坚持高点定位,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创意策划,将一流的资源包装成一流的特色项目。重点抓好南阳古镇、西侯幽谷、万紫园、峄山、尼山、宝相寺、微山荷园、泉林泉群、梁山水浒影视基地等10个过亿元的重点景区,以此带动全市40多个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以项目集聚旅游产业要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尽快编制详细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三是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向市场找资金,找项目。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积极吸引国际资金、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旅游行业。以大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吸引知名大企业、大财团以及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特别是引导煤炭、房地产等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向旅游业进军,推动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有机结合。加大筹资、投资力度,建好投融资平台,引导县市区成立投融资公司,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依托优势资源策划旅游项目,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及香港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四是政策保障项目建设。建立重点旅游项目包保责任制,对重点旅游项目,由市级领导包保。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争取逐年增加市旅游发展引导资金,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各自实际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企业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和采矿塌陷地开发旅游项目。支持旅游企业依照有关政策,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二、做大做强旅游企业。省委《意见》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加大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演艺、旅游餐饮、旅游商品等旅游企业的整合重组力度,鼓励旅游企业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培育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学习借鉴西安、杭州、曲江、滨州等外地经验,我市应重点培育孔子旅游、微山湖旅游、汶上宝相寺旅游、梁山水浒旅游、泗水圣源旅游等集团公司。逐步探索组建济宁旅游集团。按照高点定位、高端发展的思路,结合事业单位改制改革,将部分酒店宾馆资产(如运河宾馆、黄淮宾馆等)、汽运公司旅游资产及城区旅游景区(如太白楼等),划拨到济宁旅游集团。出台区域优惠政策,推进济宁旅游集团兼并弱势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加强资本运营,以资本为纽带构筑集团企业结构框架,取得规模经济效应,使集团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强势市场竞争力、效益创造力、持续发展力、产业导向力的综合性龙头旅游集团,成为带动济宁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三、创新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努力发展城市旅游。进一步强化城区旅游功能,尽快形成一批宜游功能点、功能线、功能区。加快改造古运河、越河,重点发展城市水上旅游,“水上看城”、“水上夜游”,形成独具济宁特色的水上旅游线路。重建太白楼,恢复运河总督衙门,着力打造玉堂酱园博物馆、东大寺等文化旅游“名品”工程,保护和开发好竹竿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深度挖掘和弘扬具有济宁特色的餐饮文化、商业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丰富中外游客在济宁城区的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夜间文化娱乐活动。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中国生态旅游年,着力做好乡村旅游工作。搞好乡村旅游规划,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重点抓好微山王苏白村、渭河村,泗水南尧湾村、水泉村,汶上杨庄村等乡村旅游建设工作,引导和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积极发展儒家文化修学旅游。充分发挥孔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孔孟文化修学旅游品牌,尽快将曲阜师范学校改造为曲阜孔子文化体验中心,吸引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学生体验、研修儒家文化。将孟府小学改造为“孟母教子馆”、“感恩馆”,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家教课堂。积极推进中华成人仪式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中华成人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四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的方针,科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全力推进微山湖、西侯幽谷、泉林泉群、万紫园、圣源度假村三期、龙门山、邹东十八盘山风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有效推进乡村生态游发展。
四、强化旅游市场营销。今年以来,我们抓住机场航线开通等契机,加大对重点客源市场的开拓力度,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应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向外推介。根据济宁的旅游产品实际,加大韩国、日本、东南亚、港澳台等重点市场开发力度,尝试建立驻外旅游代理商制度。以周边省份、东北三省、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为重点,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充分利用济宁曲阜机场至广州、北京、上海等重要客源地航线开通的机遇,深入挖掘大都市高端客源市场。结合“山东人游山东”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扩大周边旅游市场份额。将修学旅游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修学旅游。加大济宁旅游形象整体推介力度。温总理提出的“统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加快旅游市场一体化”,对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应以产品和市场为核心,创新合作理念和方式,实施山水圣人、山海圣人、沿黄、沿运等区域旅游协作,推动与中华成人之旅、水浒文化之旅、微山湖生态休闲之旅等线路上各主要景区的深度合作,实施共塑产品、互送客源、同步宣传,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