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天台即仙境
发布时间:
2009-05-31 17:43
点击次数:
与天台山相识,实属偶然。
那是一个闲暇的晚上,和往常一样,冲一杯香茗,将自身置于淡淡茗香中,照例信步论坛,忽然眼前一亮: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居然藏着一座闻所未闻的仙山!
一张张美丽的图片,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早已将我的心拽到了那个神奇的地方——— 人间仙境天台山!
心动不如行动。终于熬过一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次日一大早,我就催促着爱人起床,匆匆洗漱,约了好友,心急如焚地驱车上路了。
因心中牢记了探访的路线,半小时之后,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山下。
不愧是仙山,竟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就连上山的小路都隐藏得那么严实,若不是当地的大哥指导,我们根本就找不到正确的入口!这更激起了我探幽寻秘的兴致,于是我一头扎进这神秘的山谷,开始了寻访仙踪的旅程。
山谷幽幽,凉风习习,树林荫翳,花香鸟啼——— 好一个天然氧吧!林间松软润湿的泥土,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仿佛一瞬间就彻悟了古贤的隐逸之心。闭上眼睛,张开手臂,深深地吸一口这凝聚了天地之灵气的山林气息,一种久违的感动立即袭遍了我的全身,孩童时林间嬉戏的情景电影般浮现在眼前。若不是爱人的呼唤,我这痴人傻傻的形象可能还会继续上演吧。
收起记忆的帆,踏一路碎叶继续前行。不久,我们巧遇了深谙此山环境与历史的鞠博士。相互介绍后,鞠博士热情地为我们做起了义务导游,这让我们感到格外的惊喜!不一会儿,女巫墓到了,传说“阴阳两界,实一墙相隔耳”的石墓石屋赫然入目:墓上荒草萋萋,墓旁石屋紧紧相依。此情此景,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中,我的心被主人公的旷世痴情深深地震撼了!是啊,究竟情为何物,直教人如此生死相许?从爱人凝然的双眼中,我同样读出了这段凄美爱情的非凡力量!
离开这对千古爱人长眠的地方,鞠博士带我们参观了女巫墓旁边的甲骨文石刻,这些石刻经过千百年的风化,显得古老沧桑,神秘谲异!
沿山谷西行不久,羲和部落遗址就映入我们的眼帘。气派的首领石椅,四周整齐的石凳,中间依稀可见燃烧痕迹的取火坑,仿佛正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远古的故事。
石椅北面不远处,一座裸露的小山丘上,矗立一个由石块垒成的图腾柱。图腾柱顶端是一块外形酷似九尾狐的石头,基部有三个长椭圆形的孔洞,往里看去,一个经简单加工尚显粗糙的小石人隐约可见。图腾柱下的岩石上有一个由太阳、跪倒的人和弓箭组成的文字。鞠博士介绍说,这个图腾柱至少有一万年的历史,是当时人们对母性和狐仙崇拜的反映,岩石上的字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太阳的尊敬和对弓箭的依赖。
由此南行约50米,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杰作——— 神鳌石。这只神鳌,圆圆的小眼睛炯炯有神,昂首东望,气宇轩昂,栩栩如生!怀着对大自然的无限虔诚,我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这只神鳌昂起的头颅,切切实实地感受了一下那份“独占鳌头”的自豪与荣耀!
仙山是有灵性的。面对我这样一个急于读懂她的人,她将花费了上千甚至上万年造就的杰作大方地一件件展示在我们面前:刻有北斗七星的观星台,生死相依的爱情石,文人墨客崇拜的魁仙阁(遗址)等,无不让人拍手称奇!
而最让我惊叹的还是那条绵延上百米的“神龙”。在鞠博士的指点下,我蹲在地上,目光所及之处,一条“见首不见尾”的巨龙活灵活现。心怀敬畏,我们走向神龙。龙首庞大,神情安闲。最神奇之处莫过于龙睛,一只圆睁,一只微闭!我不禁暗叹:好一条“难得糊涂”的神龙!鞠博士介绍说这只睁着的“眼睛”,虽然深不过半米,径不足5尺,但其中的“天水”(之所以叫它天水,是因为它纯粹是雨露之精华,并没有泉眼),即使大旱之季,也常年不涸。我们一行人无不啧啧称奇!鞠博士继续介绍说,寿星彭祖在游历天台山饮此泉水后曾留下“登斯山断七情身已是三界之外,饮此水净六欲心不在五行之中”的对联,横批是“再来一瓢”,并赐名神龙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动情,纷纷留下佳对。东方文殊写到:“睁一只眼看破红尘乃知烦恼自从心中出四大皆空万事需随缘,闭一只眼参透禅机方能平常之心对世界三省其身六根得清净”。而南郭先生则反其义而用之:“睁一只眼看斗转星移绿水青山风花雪月世上无限美好事,闭一只眼听松涛海浪莺歌燕舞男唱女和人间多少天籁音”。我不禁感叹,这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啊!
依依不舍的告别神龙,我们继续劈荆斩棘,一路南行,探幽秘,寻仙踪。量天尺,太阳神石,太阳神庙以及太阳神石下的石刻字画,再次让我们感受到远古时期人们对太阳的依赖与崇敬!难怪这里被誉为东方太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东南而望,就是天台山主峰了。主峰面朝大海,气势非凡,间或有白云与之拥吻,鸟儿与之亲昵,奇石耸立,古松点缀,更有仙人安期生祠庙之遗址,河上公悟道的仙人台。自然的魅力,仙人的踪迹,让人心驰神往。我们抖擞精神,欲一鼓作气,直达顶峰。鞠博士却对我们大摇其手:在这里,要想登顶,不可急于求成,须采取迂回战术,绕道而行。于是我们不得不按捺住内心的躁动,尾随博士身后,鱼贯前行。但没过多久,大家就疑惑起来:这路怎么和主峰背道而驰,而且还有一段下坡路呢?鞠博士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是“曲径通峰”,只要我们心中的目标不变,就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将信将疑,不一会儿果真已经身在主峰了。这还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置身峰顶,感觉就是非同一般!极目远眺,海天一线,如诗如画,红瓦绿树,尽收眼底!难怪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难怪古时迁客骚人登高之时会产生“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的感慨!难怪仙祖仙宗会选择在此处修身、悟道、养性!感叹之余,我们怀着虔诚的心瞻仙祖遗踪,感华夏文明:河上公的妙联“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千岁仙翁安期生的“探幽谷深渊觅太古之踪才知道人生苦短淡泊宁静中自有神仙胜境,登高山极顶揽群星之胜方晓得长空无涯苍茫无垠里不乏福地洞天”,大荒居士遗下的“汤谷汤汤汤汤汤谷东海外羲和祀日石为神”的残联,无不折射出先贤哲人的智慧,汤谷文化的浩瀚!
天台山——— 秀外慧中,大气天成的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