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09-10-14 10:54
点击次数:
近年来,曲阜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繁荣的机遇,围绕文化产业争做山东排头兵、全国创一流的目标,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努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一、整合开发凸显产业优势。自2007年起,提出并大力实施景区精品、文化名品、休闲新品“三品战略”,全力推进明故城保护性恢复、景区开发建设、旅游形象塑造“三大工程”。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山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九仙山成为全国农业示范园,孔子诞生地尼山开发开始启动,明故城项目完成城墙恢复建设任务;还先后兴建了孔子六艺城、孔子研究院、论语碑苑等人文景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形成了曲阜现代大旅游的整体优势。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新大成桥、体育公园、杏坛剧场等一批基础项目先后投入使用,一批高档商务楼、快捷酒店、组团住宅等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加大城区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护城河和大沂河水系治理、“城中村”改造、标志性街区、店铺及民居建设等项目不断推进。同时,出重拳整治了旅游市场秩序,积极引入与国际接轨的旅游饭店管理体系,大力推行旅游细微化服务。曲阜旅游接待水平和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被国家命名为首批优秀旅游城市、5A级旅游景区,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
二、多措并举放大品牌效应。围绕孔子文化旅游、积极宣传促销,精心策划推出孔子修学之旅、祈福之旅、中华成人之旅等新线路,旅游市场得到培育壮大,曲阜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的一个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孔子文化节的国际化品牌作用,全球祭孔、海峡两岸同祭孔,“走近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等活动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成功策划并申请设立了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并在曲阜颁奖。借助名校资源,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与北京大学联合设立了“北大文化遗产教学实习基地”。继大型乐舞《杏坛圣梦》获得成功之后,又创新推出大型原创舞剧《孔子》,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祭孔演出、开城仪式、鲁国古乐等,都已形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初步形成了集品牌孵化、人才培养、营销推广、国际交流等为一体的国内领先的演艺产业品牌。
三、市场运作构建产业体系。依托曲阜丰富的文化业态,成立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公司,积极发展文化产品制造加工业。通过挖掘整理和总结,推出了孔府家宴、孔府喜宴、孔府寿宴系列,基本形成了有较大影响的孔府菜系列。建立曲阜古玩城、曲阜文化商品进出口基地,成立了旅游品行业协会,集中研发推出了一批高中低档文化商品,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复仿制品已达20大类300余种。进一步规范和审批了60多家以书画研究为主的民营非企业团体,加强书画企业和人才引进,逐步推出“孔子书画”品牌。2007年,组建成立了曲阜翼道动漫有限公司,以对少儿进行儒家文化教育为主的“翼道学堂”正在推广。2008年,曲阜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组建成立了曲阜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和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公司,配齐配强人员,并划入优良资产,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