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各市资讯

大锯缸入选济宁县级非物遗产

发布时间: 2008-11-05 09:40 点击次数:
  为保护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宁市中区日前公布第一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锯缸等五项文化项目被确定为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中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音乐、杂技与竞技等四个种类。其中,民间音乐项目包括大锯缸和除夕夜;杂技与竞技项目包括查拳;民俗类项目包括十二陪送;曲艺类包括山东琴书。
  大锯缸是个曲牌,上下句不过八句,反复使用,戏词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现在整理的大锯缸是根据民间艺人杨茂生等老艺人的口述整理而成。电视剧《水浒》的主题曲就是以大锯缸曲牌为主题的歌曲。除夕夜包括三个乐章,表现除夕之夜的欢快热闹的场面,分别有快、慢,快的节奏,主要乐器以二胡等民族乐器为主。
  查拳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从查拳创始人查尚义至中区李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查拳得以继承和发扬。李景春系统地整理查拳拳谱,其弟子在全国有百余人。十二陪送通过姑娘要陪送,展现出旧的风俗风貌和礼节。十二陪送指十二个月的不同陪送。作为山东琴书的发源地之一,辖区内拥有殷、贺、茹三大艺术流派。他们弟子众多,如江宪得、王保真等,山东琴书艺术至今在市中区盛传。
  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从30多个文化项目中筛选出来的,下一步将陆续完善遗产项目的音像资料等基本材料。
编辑:文旅厅信息员  
来源:济宁市旅游局  

鲁公网安备 37001344001号

备案:鲁ICP备09042281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